-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乾淨,小乘佛教有九不淨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係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只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槃道。
◎ 經云:「一切眾生有生滅。」生滅有二義:剎那生滅:隨時都在變化,現在講經一小時半,聽經前的我與聽經後的我就不一樣。一期生滅:如人之一生,由出生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至衰老而死。
◎ 佛在經中常常說,貪愛是根本煩惱,形容愛欲如人落海,不易逃出,有五種障礙:水深:形容貪愛無厭,沒有止境。波浪大:形容流轉生死,六道輪迴。一片漆黑:形容無明煩惱,遮障光明。有大魚吃人:形容陷入網罟,無法掙脫。心中著急:形容患得患失,憂悲苦惱。
◎ 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要貪著五欲?就是放逸,放逸是隨便、馬虎、無所謂、不認真、不在乎。不放逸必然精進,守身如執玉,全部精神貫注。不明五欲之真相而貪著,將受無窮的痛苦。故必須奉行佛教,常常攝心,即能自淨其意。故經云:「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 佛對凡夫宣揚佛法,便只能嚐到一點法味而已。因凡夫煩惱太重,業障太深;尤其一生的壽命太短,縱然能活到一百歲,也斷不了多生習氣,何況塵沙惑。佛到娑婆世界不過是來招生的,極樂世界才是正式的學校。《華嚴經》到最後普賢十大願王還是導歸極樂,所以學佛不能不重視修淨土法門。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