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瞋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
是名菩薩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
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
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
五七、《會疏》曰:「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故云『和顏』
。
五八、《勝天王般若經》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視諸眾生,面門先笑,曾無嚬蹙。
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淨。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
五九、《勝天王般若經》言:「下聲細語軟美之言,順彼意語故。」
六十、《法華經嘉祥疏二》云:「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
六一、《勸發菩提心文》曰:「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
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又謂「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