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戒律在三藏中佔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記錄就是戒律。在行為上以戒律為標準,在思想上以經論為標準。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八萬四千法門,就理論上歸納之,可分為二大類:一曰定,一曰觀。定即止,放下萬緣之意。修定是心不起念,比較單純,修行人大致沒有什麼諍論,至於修觀,各人所修的境界不同。修觀是入佛的境界,各有獨到之處。修觀要用智而不用識,用觀照而不用分別,無論對性體或法相,唯有用觀照才能見到如實理,見到真理才無乖諍。故經云:「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
◎ 佛家修行,打坐是重要功課之一,雙盤打坐最宜,可以坐久。左腿在外,右腿在內,謂之跏趺坐;右腿在外,左腿在內,謂之降魔坐。
◎ 常言道:「學要博,修要專。」學佛是生生世世的事,有人經典一看就懂,看得很快,這是前世修過讀過的。修行要選擇自己程度與興趣最合適的法門,進步就比較快。學禪必須把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一齊放下,一般人很難辦到。歷代淨土祖師,多是禪師破三關、破本參之後轉而修淨土的,因為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古德說選淨土法門是最聰明的人,經上說利根的一二日即成就,最笨的也只要七天,何以我們學佛若干年還無成就?是了生死之心不切,對世間事放不下之故。
◎ 眾生病苦的原因,就佛法的觀點說,可分為三大類:生理上的病痛。飲食失調,感受寒熱,應請醫師診治。冤業。冤家債主找上門來,非醫藥所能治療,要請有道高僧化解,誦經禮懺,冤家若肯接受調解,即可無事。如悟達國師生人面瘡,經迦諾迦尊者洗以三昧法水,遂解積世之冤。律航法師未出家時任軍界要職,曾誤殺無辜二人,來臺後此二人之鬼魂常在律航面前現形,律航知是冤魂伺機索命,即請教慈航法師(律航經慈航薙度),慈航教以拜懺百日以解冤仇,晝夜不息,睏倦就在拜墊上睡一會兒。當拜至兩月,此二鬼現形時面帶笑容,再請示慈航,慈航指示既許以拜懺百日即應拜滿,其後鬼魂竟不現。業報。過去多生多劫來所造種種惡業,遇緣即起現行,病苦隨之,亦非醫藥所能治療,必須發大菩提心,懺悔宿業,同時切行戒殺茹素放生,以培康寧長壽之因,方能有濟。
◎ 末法時期在家人的責任重,因為身心均出家者難找到,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者,在居士中則所在多有。出家人何以不能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不能行苦行。肯吃苦定有成就,無益的苦行不必修,但保持一個最低限度的生活水準,無貪無求,心才會定下來,所以頭陀行是值得讚歎的。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