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58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8 07:58: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人死之後尚未投胎,謂之中有身或中陰身,俗稱之曰靈魂,通常存在期間為四十九天。佛教之逢七念經超度,亡人能受其益。

◎    從前人受戒有一定之步驟:一出家先受三皈,三皈是戒的根本;受沙彌十戒,持戒清淨再受比丘戒,進一步再受菩薩戒。出家人前五年學戒律,戒律有了基礎(當然細微過失是難免的),然後再開始研究教理。可見從前人學佛,無論出家在家,均有深厚基礎,故道業容易成就。目前出家一個月即受三壇大戒,離開戒壇之後,對戒律尚不了了,故今非昔比。

◎    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整個關鍵即在改變心與控制心。心要正了,一切行為自然就正,心在道上,一切行為即無過失。佛說心如狂象,儒家說心猿意馬,都形容心很難控制,修道人若不把心控制住,道業無法成就。制心一處,就能生慧。

◎    禪家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觀心,找念頭由那裏起來的,這要用很細的功夫,否則難有成就。後來祖師們教人改參話頭,參一句沒有意義的話,把妄心栓住在話頭上。此方法與念佛比起來,事上雖一樣,但功用有差別。參話頭不開悟,一生空過;縱然悟了,不迴歸淨土求往生,來世仍須輪轉。蘇東坡之前身是五祖戒禪師,開悟以後未了生死,又入輪迴,殊為可惜。

◎    念佛有止有觀,一切雜念萬緣統統放下是止,一心專念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是觀。念佛就是修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得不到受用。經論上教我們要誠敬,誠在內心,敬在外表,內外徹底誠敬,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    出家人先要戒律清淨,有一件事放不下心,就定不下來。出家人一無所有,有錢即無定,所謂積財喪道。果能拋去一切,一心在道,一句洪名放在心上,二六時中念茲在茲,雖無人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定來維護,此話真實不虛。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23: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