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彌勒菩薩成佛以後,於華林園中龍華樹下開三番法會,名曰龍華三會。第一會度九十六億人(佛經中以十萬為億),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均證阿羅漢果。第一會是在釋迦牟尼佛教下受五戒者,第二會是受三皈依者,第三會是未受戒未皈依而僅念過一聲佛號者。
◎ 讀誦任何一部經典,在我們日常思想行動中,要能表達出來才有功德。讀世間書尚須變化氣質,若不能變化氣質,讀書有何用?天天念經而心性絲毫不改,只不過念給人家聽聽,毫無用處。
◎ 欲學地藏菩薩,即應學其接受佛之付囑,承擔在彌勒出世以前,度脫罪苦眾生之重大責任。現佛已不在世間,我們亦有責任。度自己,不能怕修行之苦;度眾生,要有極大的忍耐性。
◎ 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法性本來是空的,既無所取,那裏有什麼能見?性空即是佛,把一切念頭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實是理體、無相,佛現相是啟發眾生的信心。我們所見到的佛相,是真佛相還是魔變現出來的,自己應當知道。佛心所感的是真佛相;若心中不離名聞利養,所見的佛是魔的變現,時時想見佛相也易招魔。念佛的人若見到佛相,大概是佛來接引,往生之時有此現象。
◎ 世間大學問家沒有辦法了解佛教的真實義,他們的學問道德比一般世間人高明。想入佛教真實義沒有第二條路,即是依照經作,舉心動念都根據佛經,心行到了經的境界與經合而為一。每一部經後面都有「信受奉行」四字,若不行,如數他人寶。
◎ 修淨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開智慧、斷煩惱。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