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5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寫給正值中年的你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3 06:35: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有句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所有的事情走到中間的時候,最容易感受到絕望。

前路漫漫,來路迢迢,就像走入了一個關口,走不下去,又放棄不了。

人到中年,大概也有這樣一種尷尬的體驗。

事業走到了平臺,愛情走成了平淡,體力大不如前,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擔憂的事情比解決的問題多。

有人這麼形容40-59歲的男人: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昨天跟一個在國企的朋友聊天,朋友說他的同事差不多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下班從來不積極,在辦公室磨磨蹭蹭的收拾東西,或者出去喝兩杯,再回家。

朋友很疑惑,都說“老婆孩子熱炕頭”,一群看起來生活幸福美滿的人,為什麼還不如他一個單身狗急著回家呢。

問及同事原因,同事說:家裡瑣事一大堆,心煩,在外面躲躲清閒。

同事是家裡的頂樑柱,唯一的經濟來源。妻子是全職太太,總是抱怨同事在外賺的太少,在家太懶又邋遢。兒子今年14歲,剛剛叛逆期,不願意學習,總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打遊戲。最近同事的父親腦梗住院,家裡亂成一鍋粥,每個人都是唉聲歎氣。

“你說我到了這個年紀了,職位也就這樣了,沒什麼升職的機會了。賺這點錢,身上一堆重擔,回家還得被嘮叨,一肚子煩心事能跟誰說?何況一家老小等著我養,我再心煩也要咬著牙繼續下去。忍不了了,就只能在外面喝點酒躲躲清閒,我能怎麼辦?”


聽完朋友同事的故事,我想我終於明白了日劇裡的小酒館為什麼有這麼多中年男子每日沉迷於此了。這大概就是心理學上說的「中年危機」了。

百度百科上說: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征”。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所以,為什麼會遭遇中年危機?
1
“上有老下有小,工作還要幹得好”

身在中年,體力精神都不如年輕時,甚至拼搏的動力逐漸轉換為穩定的保守力。

工作上不再是持續向上的過程,晉升空間變得小,新鮮的年輕人又不斷的在身後追趕,漸漸有些無力感。

家庭中,經歷了一部分家人的生離死別,老人的健康和照顧逐漸變成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孩子的教育也迫在眉睫。

事情總是接踵而至,馬不停蹄的疲於奔命,整個人繃得很緊,一刻不敢放鬆。心裡堆積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2
“愛情變成搭夥過日子,
愛好變成打發時間的形式”

結婚十幾年,激情在茶米油鹽中漸漸磨成平淡,夫妻間的互動不再是你愛我我愛你的感情交流,更多的轉換成功能性的對話,吃什麼,住什麼,孩子怎麼辦。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婚姻和感情,面對新的抉擇。

曾經的愛好也不再能引起自己的興趣,生活已經很累了,不想再鑽研,打發下時間就可以了。

這種狀態下,自然而然,會開始質疑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最想做的?生活是不是就這樣了?還可以有什麼變化嗎?反復思考人生的意義。空虛感油然而生。

如何更好的應對?

真正的應對從“不應對”開始

中年危機是人生中一個正常發展的過程,人人都會有這個難題,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逃避也好,抗拒也罷,不如正視它,接受它。

如果你用消極的方式去否認、壓抑、逃避它們,你才會真正地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反過來,如果你去忽視它們,它們將變成一種有毒的黑暗情緒,纏繞著你不放開,或者以某種更猛烈的方式爆發出來。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當你選擇接受,會發現,好的日子就像煮中藥都是慢慢熬出來的,苦口卻真實。在苦中品出的樂也才別有一番滋味!

永遠不要停止學習,體驗新事物

中年危機最大的空虛感來自於認為改變很難發生。似乎,我的人生,就這樣了。

可是,所有的限制都是你給自己心靈上的枷鎖。沒有人規定40歲不能健身;沒有人規定50歲不能學樂器;沒人規定,60歲不能打網遊。

你的人生,其實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畢竟,

德川家康60歲開始打天下,杜拉斯70多歲才創作出小說《情人》,姜子牙80歲當宰相,屠呦呦86歲才獲諾貝爾醫生獎,孫悟空500歲踏上取經路,白素貞1000歲下山談戀愛,一切都是時間剛剛好。

你心裡想做什麼,就大膽地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和生活狀況如何,因為,你想做什麼和你能否取得成功,與這些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危機感是相對的,優秀的人才從來不缺機會,年齡不會成為他們上升的真正阻礙。

永遠不要停止自我觀察和反省

中年危機其實是人生的一次再生,也是一次深刻的靈魂拷問。

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都是靈魂的拷問者,而他們對於人生的拷問也大多始於40歲左右。魯迅在38歲時開始新文學的創作,他說“真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45歲創作了《罪與罰》,被譽為“人類靈魂最偉大的審問者”。

你的所有不適,焦慮,抑鬱,都不會無緣無故在生活中出現,它是生活需要做出改變的信號。

在積累了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之後,你終於有了底氣和閱歷,來審視自己的生活,決定之後的日子應該怎麼過。

生活就如一片肥沃的土地,我們總是埋下種子,在時間的滋潤下,慢慢收穫一些意想不到的果實。

有的甘甜如蜜,有的苦澀無比。

但我們還是要不停的埋種子,也許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刻,它或許就能開出我們夢寐以求的花呢。

生活總會繼續,只要你想改變,一切都不晚。

作者介紹

陳浪浪,秋文心理簽約作者,獅子座長腿仙女,畢業于211學校的心理學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秋文心理致力於整合傳播國際最先進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你可以與心理諮詢師一起,接受線上與線下的專業技能培訓,與我們一起,把心理學從理論層面帶到更普遍的生活中。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12: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