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72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3 07:38: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    清淨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通通是諸佛菩薩的教化地區,菩薩悉往受生,為數無量。佛在此世示現已是第八千次,未曾一念生疲厭。人與人相處乃是前生的緣,可能起變化,從前是好友忽然變為冤家,凡夫類多如此;而菩薩則不然,如如不動,順境不動歡喜心,逆境不動瞋恚心,才能看到諸法實相。

◎    成佛之後仍繼續行菩薩道,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比修學的菩薩作得更徹底更積極。菩薩的光明照耀每一個眾生,令其入法性,見性成佛,菩薩願才算圓滿。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須等待每一個眾生均成佛,他才成佛。換言之,即是永遠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    禪定屬功德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亦如財物可以贈送他人,聰明智慧無法贈送他人,功德是自己專有的。寶誌公為觀音化身,主持梁皇懺亦只能將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問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內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這是大定。隨問隨答,一經過考慮即落在意識心上,必須要用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佛心,心心相應。教下的止觀也是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則同。

◎    無漏的是功德,有漏的是福德,可以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果的是無漏的,功德從般若智慧中來。佛法所銓釋的是人生宇宙萬事萬法,拈任何一法皆能證大菩提,《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不過是宇宙人生一切法門中之代表,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那一法門均能入道。

◎    自己成就之後,要緊的是教化眾生,此是依智起悲;必須有大慈悲,才能度世。如不化他,自己的性德不能圓滿,十方諸佛成佛之後無不度眾生;度眾生是有作有為,而在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故經云:「普使群生到彼岸,此淨心者所行道。」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5: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