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常說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藏教佛,藏教佛等於第九信位的菩薩。念佛如有成就,等於初住菩薩,此乃方便之方便;若修他法,修到初住菩薩須經過久遠劫數。而念佛是二力法門,依阿彌陀佛攝受之力乃得不退,加以信願真切,一心求生,不染五欲六塵則心淨,心淨則土淨,與極樂世界相應,功夫成片,而後可以隨意往生,生死自在。
◎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讚其殊勝功德。
◎ 菩薩最大的冤家是五欲六塵,修菩薩道的人要離五欲六塵。斷由心上斷,不是由事上斷,事上斷是二乘。要能接觸五欲六塵而不被五欲六塵染著,否則即不能弘法利生。
◎ 經中有「分減施」一詞,即隨分隨力施與眾生,將自己所享受的衣食省吃儉用,勻出一部份施與比我更苦的人,此種作法每個人都應當做到。
◎ 「竭盡施」一詞,是盡其所有施與眾生之意。財物為資生之具,不能缺少,竭盡施誠屬難行,但須要存此心。而行施時須有智慧,若無智慧反而使眾生受害,因布施而使受者墮入有為。
◎ 眾生受業力支配,佛有善巧方便以救度之。凡是受苦或受樂均可以激發道心,受苦難何嘗不是佛菩薩用以鍛鍊眾生的,而享樂時又何嘗不是佛菩薩測驗眾生的。如因享樂而歡喜被五欲六塵牽著走,是違背佛菩薩的意旨,故佛說以苦為師,確有至理。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