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平均少十歲 生物製劑單獨使用增加用藥遵從性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5 07:25: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平均少十歲 生物製劑單獨使用增加用藥遵從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痛起來真要命!70歲的陳婆婆受類風濕性關節炎困擾多年,除了生活行動受限,也因為免疫系統遭破壞、身體長期處於發炎情況,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不僅需要忍受藥物副作用,還因為同時服用多種控制藥物,身心備受煎熬。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一種由自體免疫引起的慢性關節發炎性疾病,發炎反應會促使人體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大量釋放,產生腫瘤壞死因子(TNF-α),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手腳關節腫痛、呈現「卡卡僵硬」,影響生活甚鉅。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表示,RA患者除手腳關節腫大甚至變形,同時也會影響眼睛、皮膚、肺部、腎臟及心臟等,臨床發生率為1/200,多好發於30-40歲,男女比為1比4。

RA合併共病影響大 平均壽命少10歲!

根據國內外醫學調查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比一般人的平均壽命少10歲左右,除了疾病本身的影響,也因免疫系統遭破壞,合併產生心血管疾病、三高、憂鬱症、氣喘或慢性肺病等,造成病患壽命減少,影響程度可不容小覷。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表示,RA患者除手腳關節腫大甚至變形,同時也會影響眼睛、皮膚、肺部、腎臟及心臟等。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選擇有類固醇、免疫抑制劑、非類固醇性消炎藥和生物製劑,黃光永主任表示,類固醇消炎效果好,但會有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青光眼、骨質疏鬆等副作用。而現階段健保給付的免疫抑制劑,患者常在使用後出現如貧血、白血球低下,甚至會有口腔潰爛、掉髮、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進而影響患者用藥遵從性。

健保規定,當口服藥物控制狀況不佳時,六個月後可全額給付搭配生物製劑介入治療。黃光永主任強調,生物製劑可如導彈般精確地瞄準特定免疫分子,促進發炎的抗腫瘤因子(anti-TNF alpha)與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等,有效控制病情,並降低非相關細胞的傷害,即便是副作用也在醫生的掌控中。


現今RA的治療方式多能有效控制病情,若出現晨僵、關節腫痛的狀況,並且持續兩週以上,就應立刻就醫抽血檢查。

單獨使用生物製劑效果與口服相當 副作用減緩維持生活品質

目前也有不需搭配口服藥物,可以單獨治療的生物製劑,幫助維持患者治療品質。黃主任解釋,這類生物製劑透過阻斷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達到抗發炎、調節免疫目的。臨床統計,介白質6受體抑制劑單獨治療的效果,與其同時搭配併用口服免疫調節線藥物相仿,藥物持續使用率可達5年。不但可以減少同時使用多種藥物而造成肝腎負擔,並且增加病患用藥的便利性及順從性,而成為RA患者另一項治療選擇。

生物製劑皮下注射便利性高 提供患者新選擇

案例的陳婆婆在醫師的建議下,改使用不須與免疫抑制劑合併使用的生物製劑後,回診時總是開心地走入診間與醫師話家常,不僅發炎情況被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也逐漸穩定。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生物製劑是以自動器皮下注射,患者使用上可以更簡單操作。黃主任特別呼籲,現今RA的治療方式多能有效控制病情,若出現晨僵、關節腫痛的狀況,並且持續兩週以上,就應立刻就醫抽血檢查,以免耽誤治療時間,得不償失。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72546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5 22: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