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高情商的人,都擅長“麻煩”別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31 09:21: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前些天,一個並不算太要好的朋友忽然向我來傾訴苦惱,說他明明對誰都十分客氣,但卻總感覺別人對他卻保持著距離,他不明白是為什麼。

我想了想,這位朋友確實是一個客氣而禮貌的人,就連來問我這個問題時,他用的稱呼都是“您”,哪怕他也知道我其實比他年紀小。

在工作中他其實還幫過我幾次忙,卻從來沒麻煩過我,這次的“請教”還是他第一次來請我幫忙。

我忽然意識到,其實,這就是問題之所在。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本•尼迪克特陳。

1

別人和你做朋友
不是因為你對他好

在進行社交時,許多人都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足夠好,別人就一定願意和我做朋友,如果別人不願意,那一定是因為我付出得還不夠多。

但現實其實可能恰恰相反。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學生時代,如果一個男生想要追求一個姑娘,很常見的做法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姑娘的忙,小到擰瓶蓋,大到寫論文,平時省吃儉用挖空心思為姑娘買禮物,逢年過節還要在女生寢室樓下用蠟燭擺個愛心,不可謂是不用心。

但就我所見,這樣做的男生,失敗的概率比成功要大得多,有些即便成功了,最後也淪為了備胎。

所以在青春期時,大本曾聽到過無數男同胞們絕望的拷問:“我已經為你付出了一切,為什麼你還是不愛我?”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別人對你的重視程度,從來都不取決於你為他付出了多少,而是取決於他願意為你付出多少。

比如我大學時有個朋友江湖人稱“情聖”,追姑娘的成功率遠高於常人。但其實他既不是富二代,顏值也只是平均水準,只不過他追求姑娘的方式和大多數男生都不太一樣:

他從來都不會急著向姑娘獻殷勤,而是先觀察姑娘的特長,然後借機向姑娘求助,比如如果姑娘成績好,他就請教學習上的問題;姑娘喜歡旅行,他就挑姑娘去過的地方請教旅行攻略。

讓姑娘幫過這些忙以後,他就能以“欠下人情”為由去幫姑娘的忙,一來二去,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近。

有一次和他聊天時,他總結道:

其實談戀愛也好,交朋友也好,本質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想和一個人的關係變得親密,關鍵不是去給別人獻殷勤,任何長久的關係都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你越獻殷勤反而越顯得你自己卑微,對親密關係有害無益。

想交朋友,與其去幫別人,不如讓別人來幫你,只要這個忙對別人來說是舉手之勞,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而別人只要幫了你一次,自然就願意幫你第二次。

而你也可以以回報別人為理由順理成章地接近他,不會顯得討好和諂媚。

“情聖”的經驗其實是有理論根據的。

早在近300年前,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博學家本傑明•佛蘭克林就有著相似的經歷。有一次他很想和賓夕法尼亞州立法院一個議員合作,但此人以鐵石心腸著稱,十分難以接近。

佛蘭克林並沒有費力去討好他,而是通過打聽得知他有一本引以為傲的絕版圖書,於是就請求他把書借給自己看兩天,議員同意了。而在佛蘭克林歸還那本書時,那位以冰冷著稱的議員居然主動對他說話,並且十分有禮貌,隨著交談的深入,甚至表明隨時願意為他效勞。

通過這次的經歷,佛蘭克林歸結出了一條原則:“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幫你。”

而這條原則也被稱作“佛蘭克林效應”。

2
拉近距離的最好方式
是讓別人來幫你

如果我們深究“佛蘭克林效應”形成的原因,會發現這種現象其實揭示了一條非常普遍的人性:

人是一種能夠通過幫助別人來獲取愉悅感的動物。

特別是當提供説明並不需要犧牲自己太大利益卻能給別人帶來很大效用的時候,幫助別人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就像學生時代如果有女生擰不開瓶蓋,一定會有許多男生踴躍地為之代勞,因為在他們擰開瓶蓋的那一刻,從女生感謝的話語和崇拜的目光(也許只是男生的想像)中,他們能得到道德感和自我價值感的雙重滿足。

所以,如果你讓別人幫一個對他們來說並不複雜卻能讓你受益匪淺的忙,不僅不會讓他覺得麻煩,反而能讓他感到快樂,因為你的請求其實暗含了這幾個前提:

1.你來找他幫這個忙而不是找別人,說明你認為他在這一方面有過人之處,是對他能力的認可。

2.你請求他幫忙,實際上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較低的姿態上,承認對方在某些事情上比自己優秀,你放下了姿態,別人自然就容易放下對你的戒備。

這就是為什麼佛蘭克林能夠通過借書獲得信任,因為借書既滿足了議員炫耀自己收藏的心理,又隱含著佛蘭克林承認自己的學識有不及他之處,一位博學家向你借書就如同王健林向你借錢一樣,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耀,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議員幫了他的忙反而卻更願意接近他了。

因此,如果你想利用佛蘭克林效應,通過讓別人幫你的忙來拉近和別人的關係,這幾條建議或許對你有用:

1.在對方最擅長的領域求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並且希望這個閃光點被人發現,去請教別人擅長的話題,實際上也是給別人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能夠順水推舟表達一下崇拜和讚譽,對方一定能得到莫大的滿足。

2.要讓對方感到確實對你有實際的幫助

如果你請求幫助的事是你自己都能輕易完成的事,那對方並不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受到了重視,只會覺得你把他當苦力,效果適得其反。

3.確保對方説明你時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精力

請教一些對方很懂的問題、借一些對方閒置的東西這種忙大多人都不會拒絕,但如果在還沒成為好朋友的情況下,動輒就讓對方為你“寫一個文案”“做一個設計”,這不叫求助,這叫伸手黨。

4.在對方幫你之後及時回報

讓別人願意幫你只是拉近關係的第一步,哪怕別人願意持續不斷地幫你的忙,也只有你知恩圖報,這段關係才會平等而長久。

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只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精神和物質的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係才能和諧,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條件下,人際關係才能維持。

寫在最後

“客氣”對於社交而言,真的不一定是一個褒義詞。

因為“客氣”意味著不肯虧欠,而社交的本質卻是價值交換。

如果做不到互相虧欠,價值交換自然也無從提起。

這也就是為什麼學會求助和虧欠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列夫•托爾斯泰曾在《戰爭與和平》裡寫道:“我們並不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愛他們,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好而愛他們。”

下次想和人交朋友的時候,先讓他幫你個忙吧!

今日互動

你有什麼快速和人拉近關係的竅門或經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07: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