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一、《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
就一如中,體備沙界恆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
五二、《會疏》曰︰「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
五三、《會疏》曰︰「習(即集)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
五四、《淨影疏》曰︰「善知習(即集)等,是其教解。習善之教,名習音聲。
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
五五、《嘉祥疏》曰︰「善知習滅音聲,明辭無礙。」
五六、《會疏》曰︰「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
五七、《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五八、《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
五九、《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空寂《魏譯》作寂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