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到處揭人短也是做壞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2-3 08:59: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開明君主。他非常重友情。登上皇帝寶座之後,他並未因自己的地位變了而忘記以前貧困時的朋友。登基那天,他把自己的好朋友嚴光請到了洛陽。他知道嚴光很有才華,便想讓他當大官來輔佐自己。兩人暢談到深夜,並睡在一張床上。但是嚴光不想當官,劉秀並不勉強,而是尊重他的選擇,送他回故鄉種田去了。
《弟子規》的泛愛眾篇說道: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意思是說: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不要喜新厭舊,要珍惜老朋友。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當別人身心狀況欠佳時,不要用閑言閑語去干擾他。《弟子規》講的這一段,正是劉秀所實踐的。劉秀身為帝王,不忘故友,而且依然能做到不勉強、叨擾他人,確實值得人們稱頌。也許正因為他有這樣的胸懷和氣度,才成就了自己。
“泛愛眾”字面的意思是:廣施愛心對待社會大眾。而我們知道,只有善待他人才能讓別人也喜歡自己,以更好地在人群中立足。因此《弟子規》中的這一部分說是“愛眾”,其實是教孩子們如何與社會中的他人相處。
泛愛眾篇還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意思是說:對別人的缺點,我們不要去揭穿;對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更加努力行善。到處說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做壞事。如果指責批評得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單從字面理解,有人會質疑,這是教育孩子們只對別人說漂亮話嗎?其實不然,這段話更著重於讓青少年多講他人所長,以促進他人出現更多積極的行為。少在眾人面前揭人短、揚人惡,不是聽之任之,而是要做到“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即朋友之間應互相規勸,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和事業都會受到損傷。朋友之間私底下指正,不僅是互相促進,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教育子女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多在他人面前指出其良好的行為或表現,以促進這些積極的部分更多地被展現出來。對孩子的問題,要關起門來教訓,這樣做孩子就不會因在別人面前失掉自尊而對家長反感,教育效果更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01: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