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29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2-6 08:52: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欲破我見必須先明佛理。提到「佛」字,有人以為又是宣傳宗教,先起反感,其實佛即是覺字,了解宇宙人生之理,大智大覺。我見一破即入了不思議解脫境界,我 見起於愚痴。一切學術思想沒有一樣比得了佛法,佛法講得周密詳盡,離了佛法想開正智、化愚痴為般若,實為不可能之事,一有無明蒙蔽,本性即變成三毒煩惱。 執偏以概全仍是著相。歷代祖師均是大開圓解,大徹大悟,但仍有批評他宗者,無非因病下藥,解纏去縛。心地要絕對清淨,才能斷煩惱障、所知障,修行人不能明 心見性就是因為有二障。佛看一切眾生均是佛,如你看人有分別,仍是凡夫;如想成佛必須無界限。但佛法不壞世間相,世間法若是還沒有做好,有缺陷,還談什麼 斷惑證真、一心清淨呢?

◎    佛所說之理本超凡情之表,建立在心性的基礎上,非建立在情識上,故學佛須在解上求方便,先破我見、破四相。如想破我見,須有大智慧,徹底覺悟;欲求智慧, 必須讀佛經。讀世間書何以不能開智慧?因世間書均是未破我見之人所寫的,佛經則是佛所說的言教。佛無我見,內心無界限,完全是由本性中發露出來的,佛經中 每一種理論都是圓融的。學佛的人樣樣沒有障礙,解無障礙,行亦無障礙。但是經典浩繁,從何入手?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中舉出了十經三論,作為我們讀 誦的規範:

          (一)圓覺經

          (二)楞嚴經

          (三)楞伽經

          (四)地藏經

          (五)華嚴經    若不能盡讀,或讀一種,若不能全讀或讀數品均可,

          (六)法華經    《華嚴經》中之《普賢行願品》尤當奉為日課。

          (七)金剛經|不可一日不讀。

          (八)阿彌陀經

          (九)無量壽經          不可不讀。

          (十)觀無量壽佛經

        (一)大乘起信論

三論  (二)大乘止觀 當列入日課,輪流讀熟。

        (三)往生論

◎    讀經須至誠恭敬。佛經是由心性發出,如不恭敬,自己的心性顯不出來。今日學者研究經典,因有我見、有四相,所以有障礙;整個的佛法與我們自己的本性本來 是相契合的,但是我們自己須沒有障礙才入得進去。悠游涵泳。讀佛經有無上的樂趣,其中義理要存養於心中,法喜充滿。存養者即是變化氣質,就修持上說即是 徹底求證。所解之理與自己心中合而為一,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愈走愈光明,無論順逆境均自在無礙。世間法是情識的表達,把情識捨掉即得事一心,把理智也 捨掉才得理一心,兩邊都捨掉才能見性,所以佛法難懂。《圓覺經》云:「以輪迴見,測圓覺海,無有是處。」行幫助解,解幫助行,互為依輔。研究注疏,必須廣 覽,各有長短,須會通其義。古大德已見到幾分,各有其獨到之處,選其注疏作為講經的依據,只能選其一種,若參考多種,則理路系統章法必致紊亂。

◎    種種修行法門,多讀多聽,常常熏習,熟能生巧,自然可以記著,不必強記;一有求記之心就生煩惱,反而成了障礙。愈有功夫應愈有耐心,凡事欲速則不達,不能 抄近路,亦不求神通。無論修任何法門,打坐、參禪、禮拜、念佛,遇到任何境界不必理會。坐定了能放光,不算稀奇,魔亦能放光,《楞嚴經》說有五十種陰魔, 個個均有廣大神通,佛與魔之分野,一有德一無德,貢高我慢的魔,一看就曉得,並不可怕,倒是謙虛而有禮的魔可怕。我們不可被一點點的小神通嚇昏了。

◎    我們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是因為過去世業障太重,一為煩惱障,一為所知障。七情五欲均為煩惱障,有感情即有煩惱障。看經一看就悟是所知障輕,有宿慧善根; 有人常年聽經而仍不懂,是所知障重,必須懺悔業障,所以十大願王中在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之後,即是懺悔業障,修懺悔禮敬能開正知正見,如想斷除 二障非懺悔不為功。若單獨修定讀經不能開智慧,佛法把修學重要的關鍵併在禮敬方面,《禮記》中說「毋不敬」,此乃東西方聖人所見略同。在禮敬時心中要清 淨,心清淨才能感應道交,自能蒙佛加被。住持三寶是表法的,在恭敬儀式上啟發自性的三寶,進一步發大悲大願,廣度眾生,則感應自速。現在學佛的人均想求佛 菩薩保佑,在祈求中最重要的是求智慧,有了智慧,福報自然現前。有福無慧,易於造罪;福慧雙修,才能圓滿菩提,若再能懇切念佛,必蒙佛菩薩加被。

◎    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老師教其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常念佛,心就變成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言其心力平 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念佛佛現前也不要歡喜,見如不見,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禪家 說魔來也斬,佛來也斬,就是這個道理。禪與密均不容易,現在有不少地方建立禪堂,很多人喜歡坐禪,學的人很多,但是找老師不容易。今日禪家如虛雲老和尚 者,幾無其人。密宗持咒亦屬於加行,三密相應,神通現前,能役鬼神,亦於了生死毫不相干。印光祖師復姚維一書曰:「近來人每好高務勝,稍聰明便學禪宗、相 宗、密宗,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彼只知禪家機語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廣大,而不知禪宗到大徹大悟地位,若煩惱未淨,則依舊生死不了;相宗不 破盡我法二執,則縱明白種種名相,如說食數寶,究有何益;密宗雖云現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決非薄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則著魔發狂者,十有八九也。 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為千穩萬當之無上法門也。」所以學禪學密均非易事,吃力不討好,還是念佛可靠。若能專心念佛,是天下最聰明的人。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4 16: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