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36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2-8 07:51: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四十華嚴》善財童子所遇到的勝熱婆羅門,是用逆度的方法教化眾生,因其境界特殊,刀山火聚,表現獨異。刀表斷德,火表智德,如能常住在無分別智中,一切 境界均可泰然處之,佛法大海才能入得進去。同修們不要專在名相上取分別,最要緊的是能把握綱領,心中清淨即能深解經中義趣。心要空,如還有一物,雖然天天 念佛誦經也不是佛法。心中清淨,把一切境界看作夢幻泡影,身心世界覺其均在夢中。愈有逆境,愈要磨練,有煩惱才能起觀照作用,歷事練心,隨時提高警覺。古 時閉關住山,要在紅塵中已經磨練的到家了,到山上等待龍天擁護再出來弘法。或者是德高望重,名滿天下,接應不暇,住山取靜,以便修行。這種人都是功夫有成 就的人,已斷煩惱,其地位在羅漢以上,或圓教第七信位菩薩,已經把三界的見思煩惱斷盡了。了解這種情況,我們現在住山還不夠資格。一切境界來了,不要避 免,一切隨緣,用微密觀照,事事物物皆是善知識。要處處想找個舒適的環境,那裏能夠找到?縱然能找到一個清靜蘭若,但心中還有煩惱,患得患失,心隨境轉, 焉能消業?業障要靠自己去消的,佛菩薩沒有辦法替我們消業。

◎    得人身難,狐狸看人不修道,覺得可惜,因為狐狸要修數百年才能得到人身,人就不知道愛惜人身,盡造失人身的業因。我們既遇正法,非一門深入不可,要在一部 經中深入,方得實益。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中所載之一段事實,可作借鏡:他說有一位劉文化君在藥舖擔任帳房工作,一心鑽研《楞嚴經》,不分晝夜,苦求理 解,一日正在研究中,見到另外一個莊嚴境界,並有冤家二人以及其已去世的妻女均來請求超度,並說只要他答應即能得度,經他答應後均冉冉升天。倓虛為有道高 僧,諒不會虛構其事。

◎    《華嚴經》十迴向品中說眼分為十種:

(一)        最勝眼  大經中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無成見,看一切法不生不滅,那有生死可得,相上有生死是眾生的錯覺,如果入了此境界即稱之為最勝眼。

(二)        無礙眼  無礙是果,必須有無障礙的因去修。一得到本性中之般若智慧現前,即得無礙眼,以無分別心觀察一切法,在順逆中均無障礙。

(三)        淨肉眼  肉眼見色而不染色塵,重在不染,眼則清淨,不為外面境界所矇蔽,光明鑒徹,無能蔽者。

(四)        淨天眼  無障礙,能見眾生生死業果。眾生如能看到因果報應,即已得到天眼通。

(五)        淨法眼 法眼的作用是觀一切法如幻如化,見到諸法實相,即是入到佛的境界,比前面的更高一層。

(六)        智慧眼  平常講羅漢即能得到,已經超越三界輪迴,不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法眼觀假,慧眼觀空。)

(七)        佛眼 悉能覺悟一切諸法,見到如來果地十種智力,展開來即一切諸法均能明瞭其真相,對其體相用無不了知。

(八)        普眼 又稱為一切智眼,其功德見十法界依正莊嚴看得清清楚楚,盡諸境界無所障礙。

(九)        離癡翳眼 又稱光明眼,了知眾生界空無所有。念佛人知證道歌中有一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即空無所有,並不是大千滅掉了,而是空有不二。

(十)        清淨無障礙眼 又稱智眼,此眼現前時一切境界均為通達,皆得究竟如來十力。

◎    煩惱即菩提,千萬不要誤會,必須建立在離世間上。如何離世間?世間是由分別執著而來,以轉識成智說,前五識及第八識是隨著第六七識而轉,六識是分別,七識 是執著。無分別,第六識即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是人我執、法我執,不執著即轉為平等性智。第六七識一轉,因而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凡 是幫助我們離開分別執著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們分別執著的即是魔。佛七法會中看到蓮花、佛像等好的境界,令我們開心,增長我們的執著,心可能即被他所 轉,即是魔境界,如心不為所動即是遇到佛菩薩示現,要看自己如何善於區別。

◎    空有同時叫我們兩邊都要離,此種理論是般若的中心思想,依此而修即得到大乘的綱要,般若講空是空有同時,不可分為兩節,正當有時就是空,正當空時就是有。 《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本空有同時,二邊離了才能見性,一切相、一切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本性理體所現的幻相,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 見性,再說一千遍一萬遍也不算多,這樣重要的理論若不明瞭,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只熟讀經典還是不夠,必須有觀有行,才有用處。因為文字並不是太重要, 只要在觀行上用功,悟解方面有些進步,文字上應當毫無障礙。

◎    一切事物莫非因緣和合所現的假相,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不必等待其散滅才曉得。輪迴是果報,果不能消,必須找到它的因,懂得因緣,了生死出輪迴輕而易舉。 輪迴的因是取相、是執著,愚癡之人爭名奪利,結果是一場空,反而造了無邊罪業,所以說輪迴是自己造出來的。一切法有種種不同的相,太繁雜了,因複雜,緣亦 複雜,現的相更複雜,一生不知道造了多少妄念,每一個妄念就有一個種子,自己不覺得,這個種子就是業因,遇到緣就現出外面的種種果報。今生處世,不必怨天 尤人,無論善惡境界均要處之泰然,隨緣了舊業,切莫造新殃,把心平靜下來,心無雜念。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善念 惡念都是染,明白此理,在日用平常之中,不值得操心的地方即不必操心,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要保持心裏的清淨。佛法就是求清淨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為打個 妄念沒有關係,其實關係大了,息掉妄念很難,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錯了;二乘執空,有體無用,也錯了;不執空也 不執有,又錯了,恐怕走到無想定的路子,必須照《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對了。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4 16: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