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3、 日道隱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難修,其難非一。
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
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
亦唯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
《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
4、 《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淨念相繼」、「自得心開。」
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
5、 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
6、 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二) 三根普被,聖凡齊收。
1、 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徹下,則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