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 方便有餘土—念佛功深,離雜亂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
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
3、 實報莊嚴土—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癡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
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
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4、 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
《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
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
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