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三)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淨影疏》曰:「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大佑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四)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蕅益指出,天台純圓,賢首全圓,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五) 《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六) 《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五、印光大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
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
六、《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
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
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