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出家】
◎ 好心出家,總算是有了相當的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到生死輪迴的可怕,立志要在這一生中了生死、出輪迴,古大德所謂的「真為生死出家」。一個人若有了這樣的覺悟,他對人、對事、對物的心態,自然就與別人不一樣,不會再爭名逐利,也不會鉤心鬥角。為什麼?他知道那是輪迴業。一心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做不到的,「老實念佛」就能做到。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老實了?(950104早餐)
◎ 出家,真正要講到抱著弘法利生的願望,有沒有障礙?障礙很多。一個道場裡,師兄弟、住眾那麼多,你一個人想出人頭地,別人嫉妒、障礙,總要把你踩下去。這一種嫉妒、障礙的嚴重性,從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開始了,六群比丘就是嫉妒、障礙的一群。在《六祖壇經》裡,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避難,隱藏了十五年,為什麼?就是為了避免別人的嫉妒、障礙。他們不能,也不希望你有成就。(950104早餐)
◎ 我們若是內心有這種念頭:別人比我們強,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嫉妒他,我要想辦法整他、阻止他;則自己就是魔王子孫,到佛門裡來專作破壞佛法的工作。若有人真正發心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們生歡喜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照顧他,這就是真正的佛子。所以我們出家了,到底是魔的子孫?是佛的子孫?自己一反省、一檢點,就知道了。魔王子孫出家,果報將來必定在三惡道,因為他是障道,不是弘道。(950104早餐)
◎ 真正發心弘法利生,一定要有善巧方便,那就是自己用功時,姿態要擺得很低,最好用功不要讓人發現。人家見不到的地方,我用功;人家見得到的地方,和光同塵,跟大家打成一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當人見不到的地方,自己認真努力。把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嫉妒、障礙統統放下,放下這些,即是放下六道輪迴。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勸人念佛,這就是往生成佛的路。(950104早餐)
◎ 為什麼要發心出家?學佛,在家一樣可以成佛;出家就是為了住持佛法、續佛慧命、弘法利生,要真正把佛法發揚光大,真實利益眾生,這才是出家人的工作。在這個時代,若不是真正做利益眾生的事業,就絕對是在做鬥爭的事業—爭名奪利、不能容忍、互相排斥,造作這些罪業。弘法利生的事,只要自己有心要做,人人就都有能力做,人人都可以做得非常圓滿,不做就沒法子了。(950129早餐)
◎ 如果我們出家了,而不能信解、實行佛的教訓,那就是魔王子孫,是末法時期滲透在僧團裡來毀壞佛法的。雖然眼前可以得到一點利益—名聞利養的利益,享受五欲六塵的利益,可是來生決定是墮阿鼻地獄。(950129早餐)
◎ 在末法時期,出家人的生活環境跟以往不一樣,以往出家人的生活環境有保障。像過去的中國大陸,寺院、庵堂都有恆產,有田地、有山林,可租給農夫種植,由寺院收租,它的道糧很穩定,經濟有來源,所以心是清淨、是定的,不對信徒攀緣,修行也容易成就。(950211早餐)
◎ 發心出家了,必須要知道,我們的墮落比世間人會更重、更慘。世間人迷惑顛倒,墮落還情有可原;我們天天在聞佛法,對於因緣果報的道理跟事實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又明知故犯,所以罪過是加倍的,比一般人犯過還要重得多,這是我們自己不能不謹慎,不能不明白的。(950211早餐)
◎ 我們既然發心出家了,生活在僧團裡面,這是希有的因緣。要自己尊重自己,要認真努力發憤,以道業為第一,依眾靠眾,互相勉勵,切磋琢磨。我們自己能成就,就是社會的成就,就是佛法住世的成就,就是眾生離苦得樂的成就,這個影響多大?我們自己要做一個好榜樣,不但是給在家人做個好樣子,同樣也給出家同修做個好樣子,這樣就真正不辜負出家一場了,這才是真正的修積功德。(950216早餐)
◎ 學佛既然發心出家了,就一定要擔負起弘法利生的使命;否則,成就一定不如在家人。弘法利生,一生能夠學一、兩部經就夠用了,不必學很多。你所選修的這部經,經文、註解都要背誦,若不遵行古大德的老辦法,我們成就會遠遠比不上上一代。(950514早餐)
◎ 古大德講「五年學戒」,五年當中為常住服務,是修福、修布施、修忍辱;在這五年當中,你要把所學的經典給熟背。在從前寺院叢林裡,這五年是沒有資格聽經的。但在現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經可以聽,但是一定要以背誦為主。(950514早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06&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