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乙、明因果之事
◎ 特別是勸導富貴之人,希望他們覺悟,這是前世修福,這一生才能享福,在享福時還要繼續修因,富貴才能生生世世綿綿不斷;若這一生中把富貴享盡,來生一定墮落。貧窮之人受盡苦難,也是因為前生沒造善業,這一生中又未遇善緣,因此愚昧無知,造作許多惡業。我們也要勸導貧窮之人,要覺悟、要回頭,斷惡修善,來生才能得福報。這樣才是富貴、貧賤之人都得度了。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做這樁事情,全心全力幫助眾生覺悟,這是佛菩薩的事業。我們做為佛的學生、佛的弟子,要學習佛菩薩的心願,效法佛菩薩的慈悲,將佛菩薩的事業發揚光大。(981125早餐)
◎ 大家知道世事無常,世事無一不是因緣果報,但知道得不踏實。早年有一位鄔餘慶老居士,講了一個真實故事。抗戰初期,他在上海認識一位商人,這位商人生意做得很好,有個小孩是獨子,非常頑皮。有一天,小孩帶了十塊錢上學,錢掉在路上,有個人跟他父親相識,看見了撿起來,就跟這個小孩開玩笑講:「你叫我一聲伯伯,錢就還給你。」這個小孩反說:「你叫我一聲伯伯,我再給你十塊錢。」頑皮到這種程度!有一天,這位商人過生日,請了很多親朋好友到家裡。他突然看到這個小孩面貌,非常驚訝,當時就向大眾宣布,所有的財產全部交給這個小孩。後來他向朋友說明,他的財產是一位德國人的。戰前他替這位德國人做事,德國人回國後,叫他代理經營。後來這位德國人死在德國,就沒有再回來。那天他突然看到小孩的面貌,就是那位德國人,他明白了,這個小孩就是那位德國人投胎的,所以財產立刻全部歸還。這樣,父子關係才能維繫住。所以,這個小孩是來討債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981225早餐)
◎ 佛講,一家人父子、夫妻、兄弟,都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的關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聯想到若我們得罪人、欺負人、陷害人,這個人要是投胎到自己家裡來,將來必定造成家破人亡。所以任何人在世間,決定沒有吃虧的事,也不可能有佔便宜的事。(981225早餐)
◎ 施恩予人,幫助人,會有回報;欺負人、糟蹋人、侮辱人、陷害人,也有回報。若回報得恰如其分,那還好;但報復往往都過了頭,就變成生生世世互不相讓,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亦如是。兩國的百姓沒有什麼冤仇,有冤仇的是少數人,但是若他有權力,就會連累許多人遭受災難,傷害許多人生命財產,遺患無窮,哪有不墮地獄的道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就曉得這樁事不能做。(981225早餐)
◎ 東北的崔居士事業做得很成功,在經濟衰退之時,財源還繼續不斷增長,這個因素很多人不理解。若稍稍涉入經藏都能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因果定律。佛家講「緣生之法」,不僅十法界是因緣生法,佛法也是因緣生法。所以,《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連佛法也不可以執著。凡是因緣生法都沒有自性,正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981116早餐)
◎ 健康長壽不需要醫療、進補。世間人以為醫療保健可以使一個人健康長壽,這是迷惑顛倒,要是真有效果,因果定律豈不是被推翻了?該長壽的,不注重營養,還是長壽;該短命的,縱使天天進補,還是短命,這才是真理。(981116早餐)
◎ 新加坡居士林與淨宗學會,發起建彌陀村、建佛學院,需要很大的資金,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之下,籌募基金非常困難。為何這個團體在短時間內,能聚集一筆相當可觀的資金?就是布施,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為社會安定和平,為佛法久住世間,心正行正,發真誠心,建立道場,就有感應。正如《楞嚴經》云:「發意圓成」,真心一發,就是圓滿功德,感應就現前。(981116早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07&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