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作者:唐風
老子曾言「大智若愚」,想想還真是這樣的道理。在治國方針上,諸葛亮是全才,看上去劉備文要靠諸葛亮,武離不開關羽、張飛,但他們卻臣服於劉備,為什麼?看看《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就明白了,是因為劉備對別人的一種尊敬,也有說是敬畏的。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戰國時,燕王問郭隗如何使國家強盛,郭隗說:「三皇五帝將大臣當做老師一樣看待,有德的君主將臣子當做朋友一般交往,強大的盟主對待大臣如同賓客,只有亡國之君才會將臣下視同罪囚。聽憑大王選擇。」燕王說:「我願意學習,卻沒有好老師」。
郭隗說:「大王真要有志於國家富強的話,我願意為天下的讀書人開路。」於是燕王為郭隗建築宮室,待之以師禮。不到三年,蘇代從齊國前來效命,樂毅從趙國而來,屈景從楚國而來。
唐太宗當年也是非常注重對人的尊重。歷史上的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隨和的,都是懂得尊敬別人的人。學會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成功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