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1-23
- 最後登錄
- 2025-3-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12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26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9-11-26 02:05 編輯
fangfang 發表於 2019-11-25 06:36
當初有機會買,是誰在反軍購的?
國軍自己反的啦
三軍都有俄式裝備再談在評估
年代背景跟南韓擁有俄式裝備同期
只不過南韓只能硬街的理由除了本身貸款給蘇聯,那時根本沒錢還
而且先前擊落人家擊落他們民航機不只一次~
只能農產品跟軍備賠償,南韓又只能硬吞,難不成不了了之跟大眾交代過去?
美國背後也樂觀並慫恿南韓就是了,之後才發現T-80比T72好,不過這題外話了~
我國則是搭上解體時的軍備拋售潮
共同理由都一樣,就是那個後勤
總之買了很痛快阿~
養起來很快又便宜,修起來心很痛
此外還有性能方面~共產國家總是宣傳的比實際上的有落差
不過項目很多,你可以說除了跟核生化外的東西其實都交流過
KILO比較特別是,美國背後慫恿買想要看看所謂"海底黑洞"的科技含量
但是海軍高層最後因為不想跟共軍擁有同樣的戰略裝備而縮手,這跟兩方同時擁有GDF-003不能比~
以事後來講是正確的,當年背景博勝案在建
而大成之於博勝甚至後面的訊聯都不能將KILO包括進來,無法發揮應有的戰略能力
簡單說像是IDF無法完全融進整個C4ISR那樣
納進來也不是做不到,只是共軍也知道KILO幾兩重
本文內容及陳水扁的顧忌都是後話了,KILO談很久也評估很久,也算是這一波的最後項目了
普丁身分算是中間人但不是經手或負責,只是剛好在我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