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13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71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951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苑裡坐落於大安溪出海口,豐沃的土地具備了良好的耕作條件,滋養了無數的苑裡鄉親。隨著時代更替,近年來也漸漸面臨人口老化的危機,然而,在地依然聚集了許多有心的人,期許著共好,心向著共榮的願景。不只餐桌上的豐食讓人留戀,人性燦爛的光輝,更成了苑裡最美的風景。
人物介紹
楊子德
2011年,苑裡市場內的涼麵老店歇業了。除了老顧客捨不得,從小在涼麵店長大的子德哥心情更是複雜,直到三年前,為了照顧家庭以及年邁的父母,他決定辭掉原本工程師的工作,回到苑裡,重新開啟涼麵店那扇緊閉的大門。
張素卿
子德哥的母親,老店創辦人。原本反對子德哥接手的她,因為看到兒子鍥而不捨的努力,態度才漸漸軟化,取而代之的是認同。
陳藝欣
苑裡八年級返鄉青年代表阿欣,運用非基因改造的黃豆做豆花,熬煮出創新與傳統的對話。身為豆腐事業第三代,阿欣銜接自家食品的理念,堅持手工製作,讓這塊由父執輩傳下來的老字號招牌,持續閃閃發光。
林彥伶
來自台中的彥伶姐,在十多年前成立觀光推展協會,用協會的名義慢慢整修老屋,過程中沒有任何資金,憑著一份執著與傻勁,才讓傾頹多年的鄭家老屋重現風華。
徐樓發
東里家風的成員,和大家一起在這裡共生共存。
徐金成
苑裡客家人,以前從事烤漆工作,然而因為工作的關係,造成染料毒素的累積,差一點就失去寶貴的生命,三年前退休後開始務農,用友善農法的方式與土地共生,透過食療來解毒,自給自足,日子怡然而自得。
劉寶娥
東里家風行政主廚,也是這個大家庭裡的總鋪師,三兩下就妙手變出一整桌香噴噴的農家料理。
料理小常識
1. 要做到安心涼麵,很多步驟都要注重,如果麵不需要冷藏,一定有問題。子德哥堅持一定要用最安心的食材,最單純的調味,麵體只加鹽巴,在煮麵的過程中全程用紫外線殺菌,所有醬料一定是保鮮的狀態,中央廚房用紫外線消毒,店裡的餐具則用高溫蒸氣殺菌。
2. 糖水好吃的關鍵,在於每天親手現炒!而每天現炒的黑糖水,在製冰機巧妙的運作下,化作綿密如雪泥的冰沙,讓傳統豆花有了更開闊的味覺體驗。
3. 徐大哥說,只要用對方法,跟動物對話,讓蟲子也有一口飯吃,自然就會有定量的收穫。在大哥的田裡,所有品種共生在一起,看似凌亂,卻滿園都是寶,連雜草都是大哥眼裡可以拿來當食療的藥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