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宗教論「災難成因與應對」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22 01:09: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宗教論「災難成因與應對」

九年前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曾就「災難成因與應對」主辦的「宗教與災難」宗教思想交流會,並於2010年12月11日假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舉行,超過三百三十人參與。講員包括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譚沛泉博士、中華回教博愛社梁廣成教長、香港道教聯合會湯偉俠博士、香港佛教聯合會釋寬運法師、孔教學院何沛雄博士及天主教香港教區司鐸周景勳神父主講,探討「從宗教信仰看災難」的課題。


湯偉俠從道教信仰看災難。他認為,二○一○年可謂「邪魔犯景」,百姓有歷劫之苦,包括中國西南大旱而致顆粒無收、四川玉樹地震而致生靈塗炭、南北水患而致良田變注洋、舟曲泥流而致萬人永殤等。他指出,道教看劫難,乃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人不應再胡亂攫奪自然資源,屯積居肥;不應無妄不作,私肥滿假,如此希望回轉天心,大地安寧。因此,當天災發生以後,人應以人事修德為應對之策,通過修德立功,可以感動天地,轉災為祥。

釋寬運從佛教的觀點看災難。他指出,所謂自然災害,不是天然的,而是受人心感應變現而來的,人心善則風調雨順,人心不善,一切物質都在變。他表示,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人心趨向自私自利,社會充斥種種殺盜淫妄的種種罪惡,所以感得災難頻仍,但人不容易相信此道理,只相科學,但不相信不等如不存在。


湯恩佳在文中又指,孔教認為災禍的發生,是天道與人情(即人類的行為)之間發生矛盾,人類逆天行道的結果,因此人應行事以禮儀為尚,修身明德,遵從道德良知,以免違背天道,招致災禍。至於災難發生後,人要堅守仁道,處變不驚,並且透過仁愛精神的展現,起動救災工作,配合各方之能給予適當援助,盡力解決問題。他強調,救災不單是救人命,亦救人心,讓惻隱之心佈及其他生命,使彼此感受無疆大愛,貫徹天人合一的精神。


譚沛泉則從基督信仰論災難。他表示,人縱使知道災難是人為的,或天然的,或互為影響的,心裡一樣悲痛、恐懼、憤怒;於是人對天、冥冥之中的主宰,甚至災難本身問「為甚麼」時,苦難問題便成了信仰問題。他引述一猶太教拉比撰寫的《天使米奇的十四堂課》──作者在美國「九一一」事件後生後,為治癒人的心靈及重拾對神的信仰,在書中肯定神沒有製造人間災難,鼓勵讀者把持信仰,明白縱使災難發生,神仍是慈愛良善的,如書中所言:「上帝無法改變你的心情,但是祂能感受你的心情。你高興的時候,上帝也高興;你難過的時候,上帝也難過。」由此,譚沛泉指出,按路十三1-9,當災難發生後,耶穌好像要每一個談論災難事件的人,要好好的自省,轉變人生方向,不要置道身外,要接納生命的長短不可掌控,要明白自己生存的召命,做好自己的本分,結出果子。

梁廣成從伊斯蘭角度看災難。他指出,《古蘭經》有很多經文說出大地震之說,以此來提醒人對真主的敬畏,又因與末日有關,鼓勵人行善去惡。他引述《提爾密濟聖訓集》,指大地將在復活日向真主報告每個人在大地上的記錄,任何小善必得善報,任何小惡難逃惡報,真主的賞罰最公道。


周景勳則從聖經的描述(包括創世記記載始祖偷食禁果所帶來的災難、洪水滅世的災難、巴貝耳塔〔即巴別塔〕的災難)中說明災難乃由人犯罪而引發的,因此人要停止犯罪和自作孽,透過聖經勸導,在接受耶穌基督救恩後,努力「立德止罪」,成就一個不斷悔改的共融教會,保持內心的平靜,學習彼此寬怒和相親相愛。他說,人要緊記,天災人禍是一個喚起人心,考驗人靈的動因,給人互愛互助的機會,亦讓人在災難中找回有限的真我,學習珍惜自己存在的價值──不是鬥爭,是關愛,並且學習感恩,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保持著超越生死的精神。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8: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