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沒過一個月,老先生趁家人沒注意的時候,又跑出去,又去討飯了。
人家問他:「你有福為什麼不享,為什麼喜歡乞討?」
他說:「討飯自在!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天天遊山玩水,到處有得吃,有地方住,消遙自在,沒有拘束。」
回去被家裡的兒子供養得很不自在,樣樣不自由。
像這一位乞丐先生就真放下了,徹底放下了,所以他的乞討生活,有他真實的樂趣。
這是一般人無法體會到的。
我們想想,龐居士那麼多財產肯丟掉,每天編幾雙草鞋,賣幾文錢討生活,這又何苦來?
他的樂趣沒有人知道,就跟那位乞丐一樣,他有他的樂趣。
換句話說,在他心目中,貧、富觀念沒有了,苦、樂也沒有了。
世人以為有錢是樂,窮得那個樣子是苦。貴、賤沒有了。
貴是有地位,討飯是沒有社會地位,賤到極處了。
他生活在清淨平等中,他得大自在。這是聖人,不是凡夫。
普通乞食的人,感覺苦。他不覺得苦,他完全平等了。
這是本經經題上講的「平等、覺」。他已經入了平等覺了。
在當時只有一些出家學佛的人能體會得到。他的境界高,真正出家學佛的,還有不少到不了這個境界。
最低限度,他也是位不退,他不退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