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盲腸無用? 錯了! 割了患帕金森氏症風險變高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17 22:57: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盲腸無用? 錯了! 割了患帕金森氏症風險變高
編譯  孫梁

 
研究顯示,割盲腸的人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提高兩倍。




凱斯西方儲備大學和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公布研究顯示,割盲腸的人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提高兩倍。

帕金森氏症是無法治愈的神經系統疾病,全球患者逾1000萬;美國每年約30萬人割除盲腸,最新研究表明,其中近2800人可能罹患帕金森氏症。

研究人員分析了6220萬人的資料,發現其中48萬8190人割除了盲腸;而割除者中的4470人後來患上帕金森氏症,比重近1%;但在沒有割除盲腸的6170萬人中,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重僅為0.29%。

科學家不清楚盲腸與大腦疾病的帕金森氏症是何關係,但最新研究表明,帕金森氏症的發病初期與腸胃道中的α突觸核蛋白有關,因此全球科學家展開對包括盲腸在內的腸胃道進行研究,以尋找帕金森氏症的發展軌跡。

病患只有死後驗屍,才能發現大腦中存有名為 「路易氏體」(Lewy bodies)的 α突觸核蛋白。

德國科學家2003年指出,帕金森氏症可能是始於腸道,而不是大腦;他們在已故病患的消化道系統中,發現了相同的蛋白群體。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20世紀初首次提出腸道與大腦的關係,在2004年的試驗顯示,與有腸胃道細菌的老鼠相比,沒有腸胃道細菌的老鼠對壓力的反應更為強烈後,巴甫洛夫的觀點再度被提出和受到重視。

科學家猜測,α突觸核蛋白可能經迷走神經從腸胃道移向大腦,所以各國開始重視對腸胃道的研究,以便加以應對和制止。

醫生一直認為盲腸無用,但最近的研究顯示,盲腸有助於防止感染。而割除盲腸可導致帕金森氏症大幅升高的研究,表明盲腸可能有更多作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20:2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