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哥玩的是回憶 研究:玩家大腦有寶可夢區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23 02:54: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童年玩過寶可夢的玩家,大腦中居然有「寶可夢」區域!史丹佛大學掃描童年曾玩寶可夢、成年後其大腦的研究發現,人腦中的枕顳溝(occipitotemporal sulcus)區域,對於寶可夢的圖像反應特別活躍。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Jesse Gomez指出,這項發現有助解開人腦如何分類視覺訊息,支持「離心率偏好理論」(eccentricity bias theory),表明大腦的反應區域取決於圖像在視野中的位置(視野中央或者邊緣)和大小。

童年玩過寶可夢的玩家,大腦中居然有「寶可夢」區域!史丹佛大學掃描童年曾玩寶可夢、成年後其大腦的研究發現,人腦中的枕顳溝(occipitotemporal sulcus)區域,對於寶可夢的圖像反應特別活躍。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Jesse Gomez指出,這項發現有助解開人腦如何分類視覺訊息,支持「離心率偏好理論」(eccentricity bias theory),表明大腦的反應區域取決於圖像在視野中的位置(視野中央或者邊緣)和大小。

人腦如何分類所見之物 科學家研究《寶可夢》

根據《科學日報》報導,Jesse Gomez解釋,人腦視覺系統有兩大謎團:「為什麼人腦對特定的文字和人臉有反應,而不是車子等其他物品?」以及「為什麼人腦處理視覺分類訊息都在相同部位?」。

為何用《寶可夢》(Pokémon)來研究?他從小時候玩寶可夢「紅版」和「藍版」的經驗得知,寶可夢數以百隻,有不同樣子、大小和特徵,如果認不出寶可夢的樣子就玩不下去。而且幾乎每個玩家都是捧著Game Boy在玩《寶可夢》,視覺中心都正對屏幕,圖像大小也都相似。正好可以來驗證「離心率偏好理論」。

另外,研究團隊相信,玩家多於童年接觸《寶可夢》,小孩子大腦可塑性較強,對於研究反應更強烈。

大腦中真有寶可夢區 童年視野置影響大腦

《ScienceAlert》報導,團隊招募了11 名資深寶可夢玩家,他們都曾在5 -8 歲時玩過很長時間《寶可夢》,還有11名從未玩過遊戲的新手作為對照。團隊將150 張寶可夢的圖片與動物、人臉、汽車、文字、以及其它卡通人物等圖像混合,進行了8輪測試,並用核磁共振(MRI)掃描他們的大腦。

研究發現,資深玩家的大腦對寶可夢的反應,明顯比新手玩家來的活躍,最明顯的差別就在大腦的特定區域枕顳溝(occipitotemporal sulcus)。研究人員指出,人腦在年幼時,即可根據經驗學習而隨時改變,然而視野中觀看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會影響這個過程。

Jesse Gomez更向家長喊話,雖然這些受試者小時候花了很多時間玩遊戲,但是並沒有任何不良的影響,其中很多人現在都有博士學位。他還總結,人腦必須以某種方式組織人們在童年看見的事物,例如寶可夢和女星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在腦中都有一個特定的位置。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3: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