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家中孩童血便頻頻? 恐為幼年型息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29 05:07: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記者 張桂榕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17歲的青少年因大量血便到急診就醫,平時大便習慣良好,沒有肛裂及痔瘡,也沒有大腸息肉及大腸直腸癌家族病史,卻在升結腸有一個1.2公分,長得像草莓的「幼年型息肉」。
此青少年從13歲開始就有血便症狀與貧血問題,曾在14歲接受過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梅克爾憩室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檢查,均沒有發現病灶。曾在血液科醫師門診追蹤治療缺鐵性貧血。此次又發生大量血便,確診為幼年型息肉。

幼年型息肉好發於左側的大腸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陳和昇醫師表示,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現的息肉超過95%以上是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病理報告為「缺陷瘤(hamartoma)」,多為良性,與成人常見的「腺瘤性息肉」不同,其症狀多為無痛的鮮血便。幼年型息肉在全段大腸都可能會發生,好發於左側的大腸,大部分位於直腸乙狀結腸。有些醫師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然而如果直腸乙狀結腸沒有發現病灶且持續有血便症狀,建議應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

絕大多數的幼年型息肉是小於5個的孤立性息肉,如果超過5個以上有可能是幼年型息肉症,若合併有家族史以及口腔黏膜色素沉澱,則有可能是PJ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建議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兒童少見大腸疾病 血便、腹痛速就醫

病童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須配合進行低渣飲食。兒童服藥反應較成年人快,醫師通常會安排病童住院1天,於院內執行藥物清腸、禁食等準備並給予靜脈輸液維持體力。同時檢查時會給予止痛鎮靜藥物並確認病童熟睡後才開始檢查,檢查期間及術後觀察生命徵象、包括心電圖、血氧及血壓,待完全清醒後才能進食返家。

若評估後有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建議選擇在大醫院進行兒童大腸鏡檢查,若發生併發症可請小兒外科及時處理。

多吃蔬果多喝水 預防幼年型息肉

兒童大腸疾患發生率遠低於成人,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多是單顆、偶發的良性病灶。臨床兒童最常見的下消化道出血是因便秘造成肛裂出血,醫師建議家長可讓孩童平時多攝取蔬果及充足水分,並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可預防便秘情形之發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

狀態︰ 在線上
2
發表於 2019-5-31 10:05:31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感恩感謝感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23: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