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內湖清代採石場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 20:56: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湖清代採石場遺址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136巷底,於清代及日治時期被稱為北勢湖採石場, 乃臺北城築城之官方採石場。 創建年代為清光緒八年(1882年),為供應台北城建設城牆之需求而開發,出產石英砂岩石材。日治時期及戰後還有零星開採,以供應當地民生建設為主。現已停止開發, 1998年5月4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內湖清代採石場」為市定古蹟, 因其乃臺灣惟一因採石興建臺北城壁而被指定為古蹟之案例, 具相異於一般古蹟的獨特性。

歷史
臺北盆地鄰近蘊藏優良石材,包括八里的觀音山,內湖的大金面山與小金面山。 清末光緒年間興築臺北府時, 開採內湖及大直山區所產的石材作為城牆建材,亦為民間建材來源之一, 今日金山南路電信局旁舊監獄圍牆, 尚可發現臺北城牆的舊石料。近年為自然生態保護, 石場已廢棄, 現場尚存當年開鑿遺跡,與石料從山上運出專闢滑下斜坡道。

內湖清代採石場開採的方法, 可能是將山石鑿孔再進行裂解, 包含粗解(鑿洞與劈開), 細解,再以槽狀重力滑落運送下山, 抵達基隆河岸碼頭後, 以船運至台北城鄰近碼頭上岸利用。 今日內湖清代採石場古蹟範圍, 只為昔日北勢湖採石場之一部分, 日治時期北勢湖出產之石條用途,主要為下水道側石、障壁及石垣。 而後臺北城壁拆除的石材轉作他用,城為公共建築物的石基、下水道石垣、鐵道橋梁的石材、碼頭石材使用及家戶民宅牆壁。

1945年二戰後,只剩零星採石商, 後由於不在具經濟價值而荒廢而被山林所掩蓋, 漸漸被世人所遺忘。 1996年元旦在大金面山南側山腰, 因為烤肉不慎引起的火燒山, 而使內湖清代採石場重見天日。

地質

內湖採石場眺望台北市區
內湖清代採石場位於金面山一帶, 乃二千多萬年以前所形成的『木山層』, 由石英砂岩所組成,在陽光照射時會發出閃閃動人的光彩, 故稱『金面山』。 此處含石英結晶的砂岩,一般用來蓋房子、修步道或為玻璃原料, 而臺北城牆「灰黑色的石英砂岩」的基石,即採自大金面山一帶。  此處所產北勢湖石的礦物組成, 石英83.0%, 長石4.0%,岩屑8.0%, 膠結物占5.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8 12: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