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老子五廚經
《老子五廚經》,簡稱《五廚經》。
老子說五廚經原文
一氣和泰和。得一道皆泰。和乃無一和。玄理同玄際。
不以意思意,亦不求無思。意而不復思。是法如是持。
莫將心緣心。還莫住絕緣。心在莫存心。真則守真淵。
修理志離志。積修不符離。志而不修志。己業無己知。
諸食氣結氣。非諸久定結。氣歸諸本氣。隨取當隨泄。
道教認為,[五廚經]原為老子所說五言韻語,凡二十句,乃言修身之要。老子說五廚經註,唐玄宗時道士尹愔撰。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本經為五言韻語。以見於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引錄為最早。經言存養五方生氣之事,尹氏解經題曰:「夫存一炁,和泰和,則五藏充滿,五神靜正。五藏充則滋味足,五神靜則嗜欲除。此經是五藏之所取給,如求食於廚,故云《五廚》爾。」注則以存養五方生氣為修身衛生之要,以坐忘遺照為修性寧神之方。然後逐句為解。
五廚原指五臟、五神,講修身養性之理。因經文立意源出於五臟,仿佛從廚房中求得食物,故名[五廚經]。所講的是練與精合的注意與重要,後來道教儀式中對[五廚經]的解釋,大致源此,還有具體的“變食”、“施食”等祭鬼神的儀式節目。對後世道教影響重大。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