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8-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58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7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天目青頂,又稱天目雲霧茶,在的英文國際商品評比中獲得金獎的古今綠茶上品,產於臨安縣東天目山的太子廟,龍鬚庵,溪裡,小嶺坑,朱家村及森羅坪等地。區天目山的英文我國古代老茶區之一,產茶歷史悠久,明代袁宏道在“天目山記”中就有“天目山,三件寶,茶葉,筍乾,小核桃”的記載。
產區氣候溫濕,森林茂密,樹葉落地,形成灰化棕色森林土,腐殖質厚達20厘米左右,土壤疏鬆,色黑,呈酸性反應。終年雲霧籠罩,霧日年平均250天以上。茶樹多植於海拔600〜1200之間:米較為避風的山凹或山塢中。
按採摘時間,標準及焙制方法不同,分為頂谷,雨前,夏烏,梅尖,梅白,小春等品類。頂谷,雨前屬頭春茶,最幼嫩細纖,色綠味美,為最佳品頂谷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採摘小春標準為一芽二葉開展,鮮葉嫩度仍高於一般茶葉。頂谷,雨前在 作時,殺青採用竹筷在鍋中翻炒至適度,起鍋時煽風涼卻;揉捻放於粗麻布上輕輕搓揉,不使茶葉出汁;置於求最後焙籠中放於炭火盆上分毛火,足火二次焙烘乾燥成品外形緊結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著,色澤深綠,油潤有光;沖泡後,湯色清澈明淨,芽葉朵朵可辨,滋味鮮美,清香持久。
天目青頂茶製作工藝精細,原料上乘,其挺直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露,色澤深綠,滋味鮮醇爽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淨,芽葉朵朵可辨,是色,香,味俱全的茶中佳品,已先後銷往荷蘭,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該茶生產歷史約從明代開始,當時被列為六品名茶之一,作為貢品。1936年在年南洋國際會議評比中獲特等金質獎。明代被列為“貢品”。1986年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優勝名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