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生態學是家學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3 01:24: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2008年10月3日,我在系上的「方濟生態論壇」做了一場演講,題名為「生態學:一個哲學的觀點──從自然的家學到超自然的神學」。後來將該演講稿寫成長文〈Ecology是家學:以愛為核心的生態學之精神與科學意涵──從自然到上帝〉,刊於第十六期的《獨者》2008年,秋冬號,頁263-302,http://taiwan-christians.blogspot.com/2008/12/ecology.html

這是我第一次明確以「家」這個概念來陳述我對「生態學」(ecology)的理解以及我的生態思想。此後,「家」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愛」就成了我的生態思想的核心觀念。我認為ecology的字根「家」(eco[oikos; home])這個人文概念才是能恰當與深入理解ecology的思想關鍵,也才能將自然與人文連結起來,雖然首鑄"Ökologie"此詞的Ernst Haeckel可能沒想那麼多。

對我而言,今日的生態災難其實就是家的災難,甚至應該說,生態災難是家的災難的延伸,也就是說,今日的生態災難可源於人對自己家的毀壞。人怎麼絕情絕義地摧毀自己的家,人就會怎麼暴虐無情地摧殘人活於其間生態環境。因此,我完全相信,單單科學或科技解決不了今天的生態問題,必須有堅實而深刻的人文思想方可,尤其出於真理的宗教信仰。

此中,愛是家與人文的核心。人的愛結合成婚姻,形成家庭,創造人文,也守護生態環境。當然,這裡的愛不只是滿足個人欲求的eros,更是願意給出甚至犠牲自己的agape。

下面是我在〈Ecology是家學〉的一段文字:

「家源自於愛,因而家是愛的群體。對人而言,男女相愛而結為夫妻,夫妻相愛而生子女,然後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親子相互扶持,家於是如此形成。沒有愛,家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延續,更不可能顯出其價值。愛是家的基礎。對任何一個人而言,家都已然在彼,是他得以出生與成長的首要條件;沒有家,則沒有生長的地方。只要在最低限度上肯定人的生命本身的存在價值,那麼使得人存在的家就是一個價值居所。其實,人不只住在家裡而已,人更是在家裡成為人的;家使得人可以實現其人性,人因著家人的愛而展現其作為人的價值。家是一個人存在力量的來源,也是一個人可以安心休息的居所。因此,對一個愛且珍惜生命的人而言,家始終是一項白白領受的恩典;對一個因家而活得更加卓越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就生物所居處的自然這個家而言,愛也是自然的根基與本源。沒有一個生物不受惠於其他已然存在之生物,也沒有一個生物不受惠於自然所提供的生命資源。沒有已然存在的自然及其間的豐富資源與生命,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存在;這種施惠與受惠的關係就是愛的關係,正是這個關係支持著大地上的生命並使得多樣生命成為可能。自然大地確實是生物的家,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視天地為父母的理由。

因此,根本言之,人與自然都同時在愛的基礎上存在與發展,因而愛是生態的存在根源,愛是生態的存在意義,愛也是生態危機的解決之道。對人而言,自然是『已然在彼』的家。自然不是人的作品,也不以人為中心而存在。人存在時,自然已經在那裡了。不唯如此,人本是自然中的存有(being-in-nature),生於自然,長於自然,活於自然,也歸於自然。現實言之,自然是人的生命的給予者,而且是無條件的給予者;在人未能貢獻於自然時,自然就已經白白賜予人生命,因而自然是一項恩典。這就是自然對人的愛。除非我們否定生命的價值,否則我們不能否定給予生命的自然的價值,而這個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白白賜予的愛。即便自然本身不是愛的賜予者,至少自然也作為禮物而被賜予人。因此,無論如何,自然與人的首要關係就是愛,而且是自然對人的愛。是自然先對人施予愛,而不是人先愛自然。

就此而言,人對自然的道德態度首先就應該是愛,因為愛是愛最相稱的回報;而且被愛者回頭愛愛者是被愛者當然的義務,這是愛的法則。只有在愛的前提下,人才知道自己對自然的義務,也才知道對自然的虧欠與傷害。人類一切的自然行為都應以愛為最終的前提與條件,凡合於愛者才是對的行為,否則就是錯的。愛的本質在於為被愛者付出,疼惜被愛者,成全被愛者。被愛者在愛者中因其愛而成為有價值的,亦即被愛者的價值在愛者的愛中顯現出來。因愛之故,愛者將極力顯露被愛者的價值與可能性,因而被愛者將在愛者中極大地卓越化,這就是愛者之愛的創造性;為此,愛者甚至願意為被愛者倒空自己、捨棄自己。

因此,我們想像不出有比愛更為恰當、核心的人與自然的關係,正因此,『愛自然』就是人對自然最根本的道德誡命。只有在愛的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要求人如何正確地對待自然;也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為所有的生態倫理或環境倫理提供不可置疑的理論或信念基礎。我們認同前人的主張,人在善待自然中才真正顯出人性,以及人只有能善待自然的情況下才會善待人。其實,愛自然與愛人是不可分的,一個愛自然的人必定愛人並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人,一個愛人的人也必定愛自然並願意學習如何愛自然。愛裡沒有衝突。」

謹以此段文字與朋友分享,並紀念今日開始的一項可預見其困難的艱辛工作。求上主賜我足夠的愛心、耐心、謙卑與智慧去踐行我從祂的話而得的生態思想。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4 19: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