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古訓:格局越大 越不糾纏;智慧越高 越不貪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8 06:17: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錯誤,升華自己身上,心無旁騖地朝著目標前進。
越是這樣的人,越不會和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現實的流言蜚語糾結。
這正如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真正大格局的人,堅守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痛一樣。念念之間,一心都專註在痛楚之上,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說閑話,管閑事呢?
曾國藩剛在翰林院任職時,上司趙楫的父親進京,下帖子請同事赴宴。
當時曾國藩剛做官不久,俸祿也很少,日子很拮据。再者,他對這種斂財的事也深為不齒,所以不顧同事們的勸告,沒有去捧場,因此得罪了上司。
幸好當時曾國藩緊接著連升幾級,官職大過趙楫,趙楫縱使有千萬個不滿,也只能壓在心裡。
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曾國藩遭彈劾,連降數級,再次在趙楫手下做事。

當時曾國藩皮癬發作,嚴重到不能久坐,便去向趙楫請假在家修養。趙楫好不容易等到報仇的機會,他板起臉來,沒好氣地訓斥:“你才被降職,就要請假,是看不起本官嗎?你的假,我不準!”曾國藩只得繼續帶病工作。
平日里,只要逮著機會,趙楫就要訓斥他一番,還到處說他壞話,處處壓制他,連同事們都看不過去。曾國藩卻當作沒事一樣,只管做好手上的工作。
後來曾國藩立下豐功偉業,始終沒有伺機報復趙楫。這就是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愛糾纏。
曾國藩說:“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鬥巧。”
對於小人小事,爛人爛事,與他們計較就是浪費生命,白白給自己找氣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糾纏、不計較。
不糾纏、不計較,就不會樹立太多的敵人,不會時時遭人陷害;不糾纏、不計較,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正是因為不與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曾國藩創下了九年內連升十級的官場奇蹟,終於成為一代名臣。

智慧越高,越不貪婪
古書上記載,從前有一個很窮的農民救了一條蛇的命,蛇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於是就讓這個農民提出要求,滿足他的願望。
這個人一開始只求衣食,蛇都滿足了他的願望。後來慢慢的貪慾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一直到做了宰相,還要求做皇帝。蛇此時終於明了,人的貪心是無底線的,於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吃掉了。
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今天,人們漸漸地把“人心不足蛇吞相”寫成“人心不足蛇吞象”來比喻人貪心永遠不會滿足,就像蛇貪心很大最終想吞食大象。
其實真正貪心大的是人的心,而非蛇。
《莊子》中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鳥在林子里安家,所佔用的不過無數顆樹的一個樹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過喝到滿腹為止。
這就是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貪婪,因為貪婪是許多禍事的根源。貪吃蜂蜜的蒼蠅,會溺死在蜜漿里,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有人說,貪婪是一種精神病態,就像先天殘疾一樣,它是一種後天的殘疾;就像肢體殘疾一樣,它是一種精神的殘疾。渴求那些自己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難道不是病態嗎?

貪婪是個無底洞(Pixabay)
貪婪是個無底洞,滿足是個無盡藏。人應當戒除貪慾,放棄那些多餘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對於你的幸福來說,就是“餘食贅行”。不但不是幫你得到幸福的,反而是阻礙你得到幸福的。
人生,應該捨棄貪婪之心,追求平靜平和的內心狀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4 05: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