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無名的墓碑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20 01:41: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生死是人生大事。或謂,無生死,無人生。有幾分道理。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近代也有人說,未知死,焉知生。也有道理。有人死,如燈滅渺然無蹤;有人死,重如泰山義氣干雲,可震動世界,改變人類歷史。生死,是每一個人的大事。生時,我們懵懂無知,但死時,我們面對自己人生的終結,更需要面對生命的主宰。我們如何死,必然闡釋了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觀點。

今年元月,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King Abdullah bin Abdulaziz al Saud)一月廿三日逝世,享年九十高齡。一個叱吒風雲最大產油國的國王駕崩,自然是大事。以常理預期,這位君主長壽又功高,他的葬禮定是無比隆重,倍加哀榮。未料,雖貴為一國之君,阿卜杜拉卻被埋葬在一個一般的墓園,與他的百姓同列。遵照穆斯林傳統膏抹之後,阿卜杜拉僅被裹上單薄樸素的白色壽衣,墳墓上的頭尾僅有兩塊沒有任何銘文的樸實墓石。如此簡單的殯葬方式,除了參加葬禮的各國政要襯托出逝者的重要性之外,與平民的葬禮幾無差異,完全不像是埋葬一個毫無爭議的全球超級富豪,更不像一個能主宰全球石油價格的國家領袖。令人驚奇。

阿卜杜拉國王的葬禮,與財富無關,與政治無涉,而是由宗教信仰支配。這值得我們思想。

  叱吒風雲的領袖

阿卜杜拉是國際領袖,生前是全球王室中在位最高齡的君主。於二○○五年八月正式繼任國位,但早在一九九五年其父親法德國王中風後,阿卜杜拉實際上成為攝政王,治理沙國長達十年。似乎所有全球王室中,年高德劭的君主都有極高的聲望與影響力,也都對其所服事的國家功勞匪淺:諸如在位最久的泰國蒲美蓬國王,十八歲登基,到今日已經在位六十九年;或英國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今年四月份將迎來八十九歲大壽,若繼續到九月份,將在位六十四年,並一舉超越她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阿卜杜拉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貢獻也不小,深得百姓喜愛。

就各方面來看,阿卜杜拉確實是一位並不張揚「謹慎的改革者」,作風低調親民,甚至每年冬天都用一個月到曠野中支搭帳篷,緬懷阿拉伯貝都因人傳統的生活方式。他不具口才,甚至國際會議上文告的讀稿都不流利。但他在內政上治國有方,外交上能縱橫捭闔,進退有據,屢次化解國家危機,因此能在錯綜複雜的中東部族政治,以及國際能源戰略衝突爭奪之中,平穩掌舵二十年,確實功勞匪淺。沙烏地阿拉伯的王位,有如中國古代商朝,採取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因此近來登基的國王多已年齡不小。阿布都拉從一九八二年被立為儲君,一九九六年開始攝政,到二○○五年登基,時年已有八十一歲。

他在沙國經濟上的貢獻最為令人稱道,得子民的讚賞。即位之時,努力抑制龐大王族的放縱奢侈揮霍,並開放經濟刺激民間事業發展。當時沙國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多數是年輕人。有如其他阿拉伯國家,沙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了高達百分之六十。他運用石油財富刺激經濟,渡過難關。到了去年,沙國的經濟規模成長了將近五倍,達到近八千億美元。

然而,他在女權與政治自由的議題上,國際上的風評並不十分正面。二○一一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阿卜杜拉藉著管制新聞自由與異議份子,出錢出兵到鄰國相助,成功地阻擋了阿拉伯之春運動浪潮於沙烏地阿拉伯之外。雖然阿卜杜拉國王開放女性工作,受教育,賦予女性有限度地選舉投票權,然而,沙國迄今仍然不許女性駕駛汽車,十分奇特。但阿卜杜拉仍然深得年輕女性的愛戴,令西方世界不解。  

默默無名的逝者

國王葬禮當然需慎重。各國政要爭先到利雅得去弔唁,可窺見阿卜杜拉的重要性。各國所派遣的代表都是高規格,甚至平日不參加國際葬禮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臨時換將,刻意縮短訪問印度行程,犧牲與他太太去參觀印度國家級泰瑪姬陵的觀光,親自到利雅得去參加葬禮。連超級霸權都不敢輕忽,其他西方強國都不例外,更何況其他國家。這是一個世代交替與國際外交暗中較勁籌謀的時刻,事關國家利益,沒有大國敢缺席。

相對於各國的趨之若鶩,沙國卻是一幅水波不興的光景,全國各地不降半旗,沒有官方哀悼期,政府辦公室在中東正常的(週五、週六)週末之後,星期天又照常辦公。阿卜杜拉的葬禮更是不鋪張,他的墓碑沒有具名,成了一名默默無聞的逝者。縱然作風再低調,他當然不是默默無名的人物。而這簡樸是因為信仰的緣故。

阿卜杜拉出身沙烏家族,是屬於伊斯蘭遜尼派瓦哈比教門(Wahhabi Sunni Islam)。這教門極為保守,甚至可稱為是原教旨派中人,不是暴力的極端穆斯林,反而溫和,認為過度表現哀傷或哀悼是有罪,是盲目崇拜。在中東地區波斯灣地區,大約有四百六十萬伊斯蘭瓦哈比教門的信徒,其中四百萬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僅佔沙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他主要的國家為大公國與卡達有約五十萬,佔人口約一半。

正是類似這類溫和但執著於伊斯蘭信仰的穆斯林,正在改變歐洲的信仰地圖!極端好戰的穆斯林只不過搶佔了媒體驚悚的版面,造成歐洲的驚恐與排斥,但溫和的穆斯林正在深入歐洲的心臟。而曾經是基督教信仰獨尊的歐洲,卻毫無能力可以同化這些穆斯林族群,反而是伊斯蘭的嚴格教義與道德標準,吸引了數目不少的年輕阿拉伯後裔皈依伊斯蘭。我思想著,默然無語。

若土耳其不計,估計在歐洲的穆斯林人口於二○一○年已經達到四千四百萬。根據美國智庫「皮尤論壇」二○一一年的統計數據,穆斯林人口在許多歐洲國家已經佔了令人吃驚的百分比,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一)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法國、德國、荷蘭、瑞士、瑞典(5-10%);(二)喬治亞、黑山共和國、蘇俄(10-20%);(三)塞浦路斯(20-30%);(四)馬其頓(30-40%);(五)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40-50%);(六)阿爾巴尼亞(80-90%);(七)科索沃(90-95%)。雖然知道穆斯林在歐洲增長迅速,我看著統計數字,仍然震撼。

我想著阿卜杜拉貴為王者,卻如平民一樣的安葬,毫無個人名字的墓石。若有成千上萬的穆斯林也都追隨這樣的信仰,豈會不形成一股難以抵擋的力量?難怪曾經是基督教國度的歐洲,如今多數人並不跟隨耶穌,反而崇尚個人自由與自我實現,不但毫無能力融合這些歐洲穆斯林移民,反而似乎有被伊斯蘭化的危險。

我思想著十架上捨己的耶穌,改變保羅一生,影響整個歐洲。保羅堅定的信念:「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羅十四7-9)

我衰微了,主必興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7: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