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9-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59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84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古代風水學有哪些流派?
中國風水學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認識的偏重有別,逐漸形成了眾多流派,如;八宅風水、飛星風水、金鎖玉關、過路陰陽風水、八字風水等等。這些風水派系,在理論、術語和操作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有的偏重於環境,有的偏重於易理。
總體而言,中國風水可分為形勢派和理氣派兩大派系,兩個派系之下各有許多小流派。形勢派注重山川的來龍去脈,明堂,砂水,方向等辯方正位,理論比較簡單,適於山區、丘陵地帶使用。理氣派則注重陰陽、五行、干支、八卦九宮、陰陽五行等相生相剋理論,適於平原地帶使用。
不過,兩大派別都要遵循三大原則;1.天地人和一的原則;2.陰陽平衡的原則;3.五行生剋原則。
在風水中「形勢」是什麼意思?
形與勢是在勘察風水時需要考察的地形與地勢。形是指近處的地方,勢是遠處的輪廓。古籍中說;千尺為勢,百尺為形;遠為勢,進為形。形與勢雖然大小有別,但它們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勢居乎粗,形居乎細;勢可遠觀,形須近察。故遠以觀勢,雖略而真;近以認形,雖約而博。」
對勢的要求是;勢必欲行,行則遠,遠則騰、勢不欲止,止則來無所從。勢欲其來,勢不畏露,勢必欲圜,圜則順。
對形的要求是;形不欲露,露則氣散於飄風;形必欲圜,圜則氣聚而有融;形不欲行,行則或東或西;形必欲方,方則正。
風水學中的「五常」是指什麼?
風水中的「五常」是指;龍、穴、砂、水、向。
龍要真。風水中的龍,是指山脈的動態氣勢。平原上雖然看不到山峰,但地底下同樣有複雜的地表形態,那也是龍。龍以分枝布葉,橫向展開闊大、形成屏障之勢為最佳。
穴要的。風水上的「穴」是指真龍所結之穴。「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鍾處也。」是指周圍有山川拱抱,以阻御風沙,接納陽光,陰陽和合,形成良好的生態小氣候。
砂要秀。風水上的砂,是指環繞著風水寶地的群山。所謂「秀砂」,就是要左旗右鼓,前帳後屏,形如眠弓。
水要抱。河水、馬路都被認為是水。水面上生氣流動,水奔流則氣散,水緩曲則氣聚。因此,最吉的水形就是;三面環水,抱繞為吉。
向要吉。所謂向吉,即朝向要好,朝向好才有生旺。
風水學中的「三綱是指什麼?
三綱五常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規範。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在風水學中,三綱是指氣脈、明堂、水口。
氣脈為富貴貧賤之綱。氣脈就是龍脈,就是山川。葬乘生氣,是說葬地要選擇在有生機的龍脈上,這樣才能讓子孫後代發旺發富。龍是根本,砂水是枝葉。
明堂為砂水美惡之綱。明堂即門前的空地,它是眾砂聚會之所。「後有枕靠,前有朝案,左有龍砂,右有虎砂。四周群山環抱,這樣才能藏風聚氣。
水口為生旺死絕之綱。水口是河流匯合後從兩山間流出之處。來水的水口稱為「天門」;去水的水口稱為「地戶」。水口越多,水流越是環繞纏綿,風水越吉祥。
出ˋ處 :每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