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玩夾娃娃機花光錢、無法自拔 醫師:當心這病症上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7-4 09:19: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玩夾娃娃機花光錢、無法自拔 醫師:當心這病症上身

台灣夾娃娃機充斥於大街小巷,許多人可能都有玩過夾娃娃機的經驗,商品堆疊在透明櫥窗裡、伴隨輕快音樂,投10元可以試試自己技術或運氣。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指出,對多數人來說這應只是娛樂,卻有人抓到無法自拔,有可能疑似夾娃娃成癮症出現。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醫師表示,新竹有位35歲林姓男子從事電梯維修業,沉迷娃娃機竟然玩到錢不夠花,瞞著老婆辦信用貸款,最後為了娃娃機花費和貸款犯下竊案,毀了原本穩定工作與生活;高雄從事板模工的40歲張姓男子,也因為夾娃娃機花費過大,把2萬餘薪水花完後,因為價值650元的藍芽喇叭鐵盒屢夾不到,居然用強力磁鐵去偷藍芽喇叭,被店家報警依竊盜罪送辦。

張俊鴻分析,從心理學角度,可愛玩偶有療癒作用,在嬰兒的心理研究就發現新奇事物和明亮顏色可以引發人們好奇與興趣。輕快音樂也能提升心情愉快及衝動購物的機會。從腦科學的角度,人的大腦有個俗稱快樂中樞的獎賞回饋系統,在傳統的成癮研究發現古柯鹼、酒精、安非他命可以誘發這些腦部區域活性增加;新的研究也發現熱戀期(3個月內)、吃巧克力、幽默笑話也會增加這些腦區活性,推測玩夾娃娃機可能促發這個系統,多巴胺大量分泌、產生愉悅感。

他說,成癮有3大特性,包括耐受、戒斷和失控,新的研究發現某些行為也會成癮,如玩夾娃娃機,可能要越夾越大或越多的娃娃才覺得爽、愉悅(耐受),不能玩的時候就坐立難安覺得煩躁(戒斷),開始影響工作、上學甚至把薪水花光後借錢(失控)。但是有這3大特性不代表就是成癮,建議還是要進一步評估。

如有疑似玩夾娃娃成癮無法自拔問題?張俊鴻醫師建議到醫院診所身心科做進一步評估,很多人其實合併其他身心症,例如64~90%青少年物質成癮至少有其他精神共病,例如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需要一起治療,改善效果才會好,還有非藥物的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神經生理回饋、學校、家庭團體治療、正念治療、治療性營隊等。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07:0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