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這種尊敬,也不是中國人有意去捧中國人。
仔細觀察內容,跟大乘經典比一比,一點都不遜色。
這就說明,行比解重要。行而後解,才是正解,正知正見。
「解」沒有在行裡歷練過,其解還有很多疑問,因為沒有經過實驗,到底有幾分真實,還很難講。為什麼不認真修行?
行而後求解,決定正確,這是真精進。
縱然不解,也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再求解也不遲,何必急在這一生去浪費時間,浪費精神體力。
一個真正聰明人,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幹這個傻事情。
所以,現前要想求解,最低限度要有聞一而知二三的能力,這是最起碼的。
不能真正做到聞一知十,也得聞一知二三,這樣的秉賦可以學講經。
聞一,連一都不知道,怎麼能講?
跟諸位同學說,我學佛時,從來不敢動「學講經」的念頭,把這個事看得很難。
我講經是李老師鼓勵的,大概李老師看到我有點能力,他講的東西,我都能記得住。
我聽他講一小時,我可以複講五十五分鐘,我有這個能力。
我沒有講稿,也沒有筆記,我聽了之後能複講,講得出來,所以他要我出來學講經。
他所編的講稿都是用表解,很多同修們都見過。
我拿到他的表解,我講出來跟他自己講的,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相同。
所以同學問我:「你是怎麼學來的?」
我告訴同學說,我在老師會下最初的一年三個月,我不是學他講解,不是學他講經,我所學的跟別人學的不一樣,我是在觀察他怎麼講出來的。
我要學他的思想體系,學他的存心、用心,了解他的方法,知道他的看法、想法,所以他的稿子我拿來完全能用。
我學的是活的,我不是學他怎麼講,記下來重講。這也就是聞一可知二三,有這個能力。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