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世上紅塵度不盡,又何必自求成仙以逍遙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8-5 15:20: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世上紅塵度不盡,又何必自求成仙以逍遙

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傳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深厚文化,所以在認識道教的時候,便不能只局限於其特有的宗教屬性,而應該返歸於道的普世意義的層面去理解。


基於此,修道的意義也就變得更加寬泛。“道不遠人”,大道本就在我們日常最普通的生活之中,刻意地向外去追求,反而會離道越來越遠。

如今,很多初學道的人總一味地想要追求得道成仙的大境界,這實際上是對修道理念的認知偏差。

誠然,道教是以神仙信仰為根基的宗教,不論秦皇漢武、還是普通百姓,大眾的求神仙、拜祖先都是道教信仰的具體體現。

道教對人的個體生命尤為重視,強調人們可以通過某種煉養方式實現從人至仙的超越。歷代祖師白日飛升的故事,更給後學者們樹立了修道的榜樣。

學道之士,人人都有身騰紫府的渴求,希望能在人生百年的歷劫中證悟到天地之道的玄奧。

但如果沒有明師的指引,慈悲不只是口頭上的問候語,而是該在人生一世的修為中慢慢去歷練,從而得到心性上的純和。


不論是道還是術,都必須要求修持者去戾氣、去欲求、去執著,從卑微的事情中參悟無上大道,由此才能體會到萬物萬法皆是自然的真理,從而避免以偏差心修行。

道教有言,欲求仙道,先修人道。在道教的視角下,全仙道與全人道本來並不是相互衝突的概念。道祖言“道法自然”,這一“自然”是可以置放于任何一種生存狀態中解讀的。
道教中又有“借假修真”一說,意指雖然我們的肉體是短暫的“假”,但只有通過在“假”中所歷經的種種無常,才能更加明白要修的恒常之“真”是什麼。因此,保養軀體的元和,是進一步去談論仙道的前提;普惠眾生的福祉,是提升修行境界的大法門。

道教向來有重生、重現世的傳統,若是一味只追求神仙世界的逍遙無待,卻把人間世置若罔聞,這便成了對空中樓閣的虛妄追求。唯有從人道之中修行,才能找得到超越人道的途徑。脫離了現世的築基,最終又何以去證仙道呢?


在漫長的道教史上,諸位得道成仙的祖師——他們或以術法、以哲思、以功行、以教化等等方面成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這就是道教歷來所秉持的“濟世利人”的主旨。

道教雖然以道名教,但其中心詞仍落於“教”字上,強調的是善道之教化。道祖五千文教化世人少私寡欲、祖天師立教感化一方百姓行善積德,凡是歷史上有所成的祖師,並非因他們個人的道法高深而被尊崇,而是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具備了上升為仙的資本,心中念想的仍然是要度化凡塵。

隨著世事變遷,祖師流傳下來的術法顯化可能有所更改,但這一慈悲心的含義卻是亙古不變的。任何一個修道人都應該學習呂祖的志向,即目世上紅塵度不盡,又何必自求成仙以逍遙呢?信仰道教,應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道家對人生、對世界的態度。

這一態度往往可以輻射到很多具體的修行層面上,如對誦經禮懺的虔心、對符咒法術的誠意、對養生功法的恒念、對宮觀雜務的無慮上。種種人生最基本的要素皆是修行的基礎,因為道本在於人間、本在於生活、本在於自己。


修道原本是真真實實的生活,並非玄幻小說中的臆想情節。把自己的心放到現實中,借紅塵之“假”修證大道之“真”,如此,才能為以後的修真路找到踏實明確的方向。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1: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