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草莓俱樂部團隊 專治難搞血管瘤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8-6 05:45: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記者 張桂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血管瘤暨血管畸形」在治療相當的困難及繁瑣,須仰賴跨團隊共同合作,含括科別包含整形外科、血管外科、小兒內外科、放射科、神經外科、眼科、病理科等。因此,整合多個科部成立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團隊,簡稱「血管異常治療團隊」,團隊醫師們依據不同型態的血管病變擬定口服或注射藥物使用、血管栓塞、雷射治療,腫瘤切除及重建等不同處置方式,來達到分階段及合宜的治療。因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形態狀似草莓,治療團隊暱稱自己是「草莓俱樂部」的成員,專剋各種形態之血管變異或先天畸形。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黃柏誠醫師表示,血管病變(vascular anomalies)及其併發症至少影響全球5%人口,其致病機轉不明,治療方式眾多。主要分為血管瘤(Vascular Tumor)及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前者主要是血管內皮增生,而血管畸形則是血管不正常增生但血管內皮無過度增生,兩者是不一樣的疾病。清楚區分兩者才能有正確的治療方向及較良好的預後。

嬰兒血管瘤 可能在不同部位造成併發症
黃柏誠醫師說明,以常見的血管瘤為例,嬰兒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也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胎記」,也有人稱作「草莓形血管瘤」,發生率約2%,男女比約1:4,小於2500公克之早產兒每減輕500公克增加40%發生率,80%在表皮上是鮮紅色,20%是在皮膚下呈藍色或沒變色。通常是單一型(80%)且出現在頭頸部占60%,與遺傳關係不明顯。大部份在出生後兩週發現腫瘤,前9個月生長快速是增殖期,9-12個月時生長趨緩並且萎縮,3.5歲後約有50%會消失,也可能退化形成一些遺跡包含皮膚毛細管擴張、皮膚鬆馳、疤痕、脂肪纖維化等。嬰兒血管瘤本身雖然是良性,但仍然可以在不同部位造成併發症,如眼睛附近可能會影響視力,鼻部可能影響軟骨發育,耳朵可能也會造成外觀變形,不可不慎。

血管畸形的類型較為複雜 應找專業醫師團隊評估與治療
相較於血管瘤,血管畸形的類型更為複雜,粗略分為微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原發性淋巴水腫、動靜脈畸形等,醫師會根據病史、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做出診斷,擬定治療處理的方式。
右眼腫脹一年多的68歲蔡女士,造成眼皮下垂、兩眼不等高、眼壓上升,因此到眼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相關眼科檢查,切片後發現蔡女士右上眼眶有骨性血管瘤,此種疾病相當罕見。安排血管攝影檢查及術前手術模擬,並運用3D列印相關技術,以達到術中腫塊切除後能立即精準重建,整合性手術過程順利、恢復良好。

血管病變的治療依據不同型態,處置方式不同,包含口服或注射藥物、血管栓塞治療、雷射治療、腫瘤切除及重建等。無論是那一類型的血管病變,可經由跨專科團隊共同討論最適治療方式。也需醫病間耐心合作,達到合宜的治療效果。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3 16: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