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七娘媽生,逗陣來做十六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8-8 01:21: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七娘媽生,逗陣來做十六歲!

勁報 2019/08/07 12:04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是傳統府城家庭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也是臺南市登錄之市定民俗。7日適逢農曆七夕,為保存推廣此一具文化傳承與地方特色的風俗,彰顯傳統生命禮俗的社會意義,文資處今年循例邀請陳姓、畢姓示範家庭在家戶內按傳統科儀做十六歲,以傳統古禮酬謝祭拜七娘媽,呈現早期府城做十六歲傳統禮俗。文資處也再與臺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及家扶基金會合作舉辦「宗祠做十六歲」活動,邀請弱勢家庭的屆齡少年朋友,一同來體驗成年的雀躍,感受來自傳統的關懷與祝福。

傳說七娘媽為保護幼兒的神明,幼兒在十六歲之前要受其保護,因此若家中有孩子屆滿十六歲時,便於農曆七月七日,即七娘媽生日這一天於家中門口擺設粿品、胭脂水粉與七娘媽亭等祭品,舉辦酬謝祭拜科儀,感謝七娘媽保護小孩平安長大。同時,外祖母也會準備給外孫的成年禮物,以木盒裝盛,由鼓吹隊伍引導一路扛到青少年家裡,以表達對外孫長大成人的祝賀,祭拜禮過後舉行「出鳥母宮」(即由父母擎起七娘媽亭讓子女俯身穿越)儀式,象徵青少年已成長且能獨當一面,最後將七娘媽亭火化為七娘媽增添樓亭,並分贈粿品紅龜給親朋好友與左鄰右舍分享喜悅。

為推廣此一意義深遠的傳統民俗,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自101年起,每年舉辦做十六歲相關示範活動,迄今已邁入第8年。文資處表示,近年傳統民俗重獲重視,除示範家庭外,也有不少市民家庭承襲做十六歲之古禮,在家為子女慶賀成年,在傳統禮俗文化逐漸式微的現代社會中,透過長輩的關懷與祝福,使孩子在七夕這一日留下難忘的成長紀錄,分享生命成長的喜悅,也讓子女體認到自己對個人、家庭以及社會應盡的責任,潛移默化良善的在地風俗,更使本市傳統文化能繼續於現代生活中維持,延續可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7 07: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