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道教的過經?你的經過對了嗎?
道教講究皈依“道經師”三寶: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謂師寶,以氣感應是謂道寶,妙文示法是謂經寶。
什麼是過經?
所謂經者,徑也。為入道之徑路,非常重要。並且道教講究傳承,所謂“不怕法不靈,就怕脈不清”;經文的修持也有經法,不僅僅是讀誦。因此道教講求“過經”,在過經之後,方准許念誦經典。
所謂過經,即師父傳授徒弟某經典時,該經典在某些字的讀音如何,經典的修煉方法如何。甚至有的時候需要與天地“盟誓”,方准傳授。
為什麼要過經?那為何要過經呢?
其一,道不輕傳,而人心本賤,對於容易得手的不珍惜,因此在傳經事選擇慎重,甚至盟誓,而盟誓之後,將帥扶持,讀經有驗。
其二,古代普通話(過去叫官話)並不普及,很多字的讀音不統一,甚至經文有的字生僻難懂,必須要師父講明,不然經文根本無法通讀。
其三,再官話不流行的地區,即使用方言讀經,經文裡的個別字需要圈念,是和方言音不同的,而這個圈字的音讀的對不對,往往可以判斷這個道士有沒有傳承。筆者曾前往江蘇常熟采風,訪問當地民間傳承的正一道士,詢問經文讀音時,道人講,在吳方言地區,淨心咒裡“太上臺星”中的“太上”,吳語音“它上”,但是道士讀經要發“tei【第一聲】上”,若是讀成“它上”,證明其傳承不明。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此,在過去普通話不流行,文盲率高的時代,過經尤為重要。
由此可見,在以前過經,更多是在讀音上,而如今大眾文化水準的提高,普通話的普及,有的朋友認為,過經可以暫且忽略,因為讀音已經不成問題。
但是筆者認為,過經還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個別字的圈念上,比如《淨天地咒》中的“殺鬼萬千”,“殺”讀“赦”,謂之赦免之意。當然,我們也可以猜測,在傳承過程裡,依舊是方言的影響,因為在諸多方言裡,“殺”為入聲字,讀音與“赦”同。而方言又保留了不少古音,於是就這麼傳承下來了。
當然,過經還有一些是經法問題,涉及存思內煉等,這就不贅述了。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