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本來無一物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8-30 21:31: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來無一物

  問:
  
  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個偈子,「本來無一物」是其中的一句,時常被人引用,請師父為我們說明它的精義。

  師:
  
  凡是讀過《六祖壇經》或聽過禪宗故事的人,對這句話都耳熟能詳。神秀禪師曾寫了一個偈子給五祖弘忍大師看,內容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的師弟惠能看到之後,覺得作者心中還有很多罣礙,尚未大徹大悟,所以也念出四句話,請別人幫他寫在牆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的境界是那麼的灑脫,那麼的自在!很多人希望開悟,開悟在梵文叫「覺」,也就是「菩提」的意思。也有人認為為了明心見性,必須時時將心擦拭乾淨,像鏡子一樣,能將之保持乾淨就是開悟,是智慧的表現。因此,對沒有開悟的人而言,「智慧」這個東西是有的,必須追求,並且可以執著。但六祖認為沒有開悟、智慧這些東西,一執著有智慧,本身就不是智慧;所以他說「本來無一物」。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既沒有煩惱,也沒有智慧。愚癡的煩惱和菩提的智慧是相對的,生死的痛苦和覺悟的涅槃是相對的。心中有執著就沒有真正開悟。不要認為有像鏡子一般的自性,當心中什麼都擺下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悟。這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這才能心無罣礙,無罣礙就是心中無一物,才是真正的悟境現前。
  
  平常人雖然沒有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的心胸,可是少一點牽掛總是好的。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雖有而不要患得患失;這樣就能活得愉快一些、自在一些。該有的不需拒絕,不該有的不需非得到不可;如此心中坦蕩蕩,白天不緊張,晚上睡得熟,不是很好嗎?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9-8-31 08:02:4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31 08:07 編輯

「本來無一物」是指:本來無世間、無萬法、無眾生

《父子合集經》眾生界本非有
《大般涅槃經》世間物 本無
《大乘入楞伽經》真實中無物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法界中本無諸法無衆生

-------------------------------------------------------------------------------

今眾生見 有世間、有萬法、有眾生。這是因為無明妄見的關係

《大方等大集經》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入楞伽經》眾生妄分別。 無物而見物

《大方廣佛華嚴經》
悉知諸世間  皆從無明有
無明若滅者  則無有世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7: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