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說阿彌陀經》份量最少,過去修淨土受持讀誦者甚多,其中主要是勸相信、勸發願、勸念佛求生淨土。
所以蓮池、蕅益兩位大師判此經均用「信願行」為淨土三資糧。
今天介紹的是《觀經》九品往生的一章,也是九品因果。
善導大師判作散善。善分定善、散善,「定善」是專持一句名號,目的在得一心不亂。
「散善」是修集功德,屬於助行。正助雙修有密切關係。
我先把這一章經文分成段落,容易看得清楚。全章分十二段:
(一)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二)上品上生者。
(三)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四)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五)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六)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
(七)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八)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九)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
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
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十)生彼國已。
(十一)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十二)是名上品上生者。
以上全章經文並不長,而善導大師的註解極為詳細,我們先看註解。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