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7|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9-9 19:29: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
  
  問:
  
  有和尚問曹山本寂禪師說:「即心即佛的道理我就不問了,但什麼是非心非佛的道理呢?」曹山禪師說:「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兔子本來就沒有角,而牛角是天經地義地存在,曹山禪師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答:
  
  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兩句話都沒有錯。但從實際體驗來說,講出這兩句話已經離開心佛的事實,只是文字、口舌、思辨、觀念,既不是心也不是佛。許多人認為即心即佛是對的,眾生是諸佛心中的眾生,諸佛是眾生心中的諸佛,因此在經典中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若牢牢執著眾生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眾生的心,這也是錯的,因為佛畢竟不是眾生。這二者的差別何在?站在開悟者的立場,即心即佛是對的;站在未開悟者的立場,即心即佛是錯的。因此講非心非佛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沒有這個執著才能放下對於佛境、佛性的執著,才有希望真正開悟。所以講非心非佛也是對的,可是講這個對眾生卻有問題──既然不是心也不是佛,那究竟是什麼?既然沒有心也沒有佛,修行又是為了什麼?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更是為了什麼?所以這句話要看你怎麼用,用得恰當就是對的,用得不當就是錯的。因此曹山禪師用「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來比喻,化解了這個問題。在一般的常識中,牛有角,兔沒有角,但你不要在常識中兜圈子,要把常識的觀念擺下來。如果有人告訴你兔角不一定沒有,牛角不一定有,這就把常識世界的心態一下子扭轉過來,不再鑽牛角尖了。他針對一般人以常識作判斷,以咬文嚼字做工夫而加以破除,用兩句違背常情常理的話把思辨的問題解決了。有禪師說生薑是長在樹上的,皂角(豆科植物)是長在地上的,他倒過來講,為的是什麼?是打斷你常識的思惟和執著,叫你親自去體驗,不要老在文字上兜圈子。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9-9-10 05:30:1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9-10 05:37 編輯
 有和尚問曹山本寂禪師說:「即心即佛的道理我就不問了,但什麼是非心非佛的道理呢?」曹山禪師說:「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

若不是答非所問,不然就是講話顛三倒四
這種手法在禪宗很常見。不只可以掩蓋自己的無知,還可以顯得高深莫測
有智慧的修行人 不應該被這種騙術所愚弄。浪費時間在猜測禪師講的話是什麼意思?
玩文字猜謎 不是修行的正途


佛陀從來不會答非所問
佛陀從來不會講話給別人猜
佛陀從來不會講話顛三倒四

禪師的言行舉止,完全不符合佛陀的言教身教
所以不應該跟隨邪師 整天耍嘴皮 大玩文字猜謎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9-9-10 05:31:09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9-10 06:20 編輯

禪師將「猜」美其名為「參」

玩弄文字 也掩蓋不了「參」就是識心妄想 這個事實
佛性不是你能「參.猜」得到的。佛性 不是你所能思量的。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切有情思量佛境。心則狂亂 不知此彼。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用此思惟 辨於佛境。猶如空花 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文殊師利所説不思議佛境界經》無爲者 非思量境界。



禪師教人用識心「參」佛法,就是帶人行邪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5 14: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