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秋拜月與拜月十大功德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於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妲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相傳為月神太陰娘娘、月下老人及土地公生日,故拜月、祭土地為中秋的主要祭祀活動之一,道教尊月神為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
中秋節的來歷,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我國主要的民俗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進行的,又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表示闔家團圓。
二、道教拜月十大功德
一、國土清平
據《元始天尊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雲:“或自持念《十一曜大消災神呪經》,一七日,二七日,或三七日,修齋行道,禮念懺悔,即得上消天災,保鎮帝土。”念誦太陰神咒和其他七政四餘星曜的神咒就能保佑國家國土無戰爭干戈社稷安寧。
二 、長壽健康
相傳後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藥之後,他的妻子嫦娥偷服靈藥,因而飛升奔月,永居廣寒宮。所謂月府有長生之靈藥實際上是嫦娥保管青春不老的靈藥,常修煉太陰凝形之術可以青春常駐,容顏不老。太陰星君能除眾生疾病,凡拜月神,並得長年。
三、祛病延壽
相傳月府有玉兔搗藥,可為人們送來健康,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考驗玉兔後,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發願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為眾生救苦,救治眾生之病。
四、雨水充沛
拜月可祈求雨水充沛,太陰主管金秋萬物豐收,保護農田不受乾涸。
五、團圓美滿
拜月可得太陰星君保佑全家團圓,婚姻幸福美滿!
六、增添福祿
太陰主管人之命份魂魄,可以增福添祿,保佑善人財物豐盈。
七、智慧增廣
太陰星君秉金水之氣,而水為智慧,太陰又代表本心自性,圓滿光華,故能增廣智慧!
八、護佑女性
太陰星君化身為女性,能護佑女人平安,女人常拜月,可得身心清涼,消除煩惱,體健身清。並能多子嗣,如不孕者可得子。
九、普行孝悌
太陰星君曾化身孝道明王傳蘭公、諶姆淨明忠孝道法,後傳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真君,所以拜月奉行忠孝之道,可得家庭和睦。
十、改變運氣
按八字星命學術“太陰星”為流年命宮星辰之一,凡是命宮裡有此星者,適宜拜太陰星君可以改運,增添命中福氣,得貴人護持。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