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星命術-命士
依據星命術推算人之命運者。亦稱星士、星命家、俗稱算命先生。中國星命術肇始於漢代,初時多與蔔筮、占星、看相等術數交相混雜,故早期命士一般同時兼有星官、筮者或相人等雙重身份。如被後世奉為命學之祖的司馬季主,《史記•日者傳》即稱之為蔔者。唐呂才《祿命篇》亦云:"漢宋忠、賈誼譏司馬季主曰: '卜筮者高人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規人財'。"可見當時其即以筮者的身份為人推命。
唐之前,兼有雙重身份的命士星工,主要從事替人推命的實踐活動,很少有命學理論上的建樹。經過唐代李虛中等人的努力,星命學作為一門系統的不說正式確立,此後便開始沿著"書房派"和"江湖派"兩條平行的路線發展演進。"書房派"注重理論建樹,然多重理而乏術,其成員多為社會上層的文人學士。身為殿中侍御史的李虛中,可以說是"書房派"的早期代表。韓愈為其所作墓誌銘言其"喜學,無所不通,最深於五行書……其說汪洋奧義,關節開解,萬端千緒,參錯重出,學者就傳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星官曆翁,莫不能與之較得失。
"再如明代萬民英,為嘉靖時進士,所著兩部近百萬言的命學巨著《三命通會》和《星學大成》代表了中國古代命理學的最高成就。江湖派側重於推命的實踐活動。早期的江湖派命士雖然不重視理論著述,然其多為讀書之人,且主要服務於上層社會。清以後,隨著星命術在民間的傳播,逐漸淪為江湖術士糊口斂財的手段,自此便日益為文入學士所不屑。
來源:談笑八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