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消失的紅糕仔包?將神明庇佑化為祖孫間的甜蜜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0-2 01:27: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消失的紅糕仔包?將神明庇佑化為祖孫間的甜蜜

過去祭拜神明時常看到以紅紙包裹內裏糕餅的點心,現代人可能都稱之為「平安糕」,但過去大家都說是「紅糕仔包」。近幾年越來越少看見紅糕仔包,難道是被時代的洪流淘汰了嗎?其實沒有,只是換了包裝而已。

紅糕仔包。(圖/翻攝自網路)


在〈習俗百科/興嘎呷糕仔?神明跟糕餅的關係是?〉一文中,介紹了「興嘎呷糕仔」這句俗語的緣由,用來形容某尊神明或某個信仰非常靈驗。而「糕仔」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紅糕仔包,紅紙內包裹傳統的白色糕餅,又稱「平安糕」、「狀元糕」。

糕仔取其諧音有「高升」的意思,且鹹鹹甜甜的滋味也代表吉祥喜氣,在過去是相當常見的供品,據說在台灣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就曾指示信徒供品準備不用太多,簡單準備就好,糕仔是最經濟又實惠的選擇。祭拜王爺的糕仔有王爺的庇佑和賜福,祭拜結束後王爺會讓信眾將祭拜後的糕仔帶回家,吃糕仔象徵將王爺賜予的福氣、平安吃下肚,因此有了後來「平安糕」的稱呼。「吃紅糕仔包」儼然已成為台南人特殊的地區習俗,儘管用紅紙包的糕仔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塑膠、盒子包裝,但紅糕仔包已成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甚至有許多人會跑遍糕餅舖就為了找幼時阿嬤拜拜完拿回家的紅糕仔包。

其實,糕仔對神、鬼、人三界都有各自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糕仔是信眾誠摯奉獻的心意;對鬼來說,是人們的貼心,準備糕仔可讓他們在前往投胎的路上不會餓肚子;對人來說,糕仔不僅是神明賜予的福氣和庇佑,更是童年時期的回憶,跟著阿公、阿嬤一起到廟裡拜拜最期待的甜膩滋味。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6 11: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