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2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03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明理不全靠讀書
皖西霍邱縣南鄉一個農村小鎮上,住著一位張三爺,是一間雜貨舖的老闆。「爺」,是鄉下人對他的尊稱。他不識字,家世平平,何以如此受人尊敬,外鄉人無法了解。
王先生是不太遠的外鄉人,可是也不了解。直到有一次,到張三爺附近的竇家作客,才獲得了答案。
一位年青婦人,抱著幼兒,哭哭啼啼來到雜貨舖找三爺評理。一會兒婦人的李姓丈夫也來了,謹慎小心的準備接受呵責。原來小兩口發生口角,李姓青年打了太太兩耳光,李婦上吊被救,特來告狀申冤。
張三爺叫李婦先講,不許青年插嘴,自己也不表示意見,然後聽青年陳述,也制止李婦插嘴。陳述完畢,三爺評理。先把櫃檯連拍,大罵老李家小子混賬,民國時代了,男女平權,又不是大清帝制,怎麼可以打老婆?何況小媳婦極得婆婆疼愛,人人喜歡,怎麼會打得下手。連連罵混賬不止。然後又重重一拍,罵老李家媳婦也混賬。小兩口吵架,家常便飯。他自己和老婆磨茹大半輩子,還不是兒孫滿堂。何況李婆婆待如親生女兒一樣。吵了架為什麼不早些前來找三叔我評理,怎麼能一根繩子去上吊。要是救不過來,小子一定逃亡,婆婆吃人命官司,能對得起婆婆嗎?混賬。
最後三點結論:一、一起回去跪地求(守寡撫孤,拉拔小子成人,待媳婦如女兒的)老奶奶的原諒。二、以後不許胡鬧。三、都混賬。風波平息了事。
—憑經驗和智慧,一樣能明辨事理。
來源:慈 聲 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