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2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03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至聖孔子 - 陳蔡絕糧之省思】
◎孔子與眾弟子,一行人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足足有七日沒有米飯可食,喝著藜菜羹湯,面色疲憊不堪,但仍然從容自在地彈琴唱歌,顏回在郊外採摘野菜,子路和子貢談論說:「夫子有二次被逐出魯國,在衛國受削跡的恥辱,在宋國遭受伐樹的禍患,不得志於商、周、如今又在陳蔡受到圍困,一次比一次更加險難,陳蔡兩國,甚至告示,殺害夫子的,沒有罪過;凌辱夫子的,也不受禁止。當前,還彈琴唱歌沒有斷絕,難道君子的不知恥,是這樣的嗎?真是窮困到如此之地步了」!
◎孔子知曉眾弟子,心中之疑,於是當機開示說:『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大意是說:能將大道通達開展的,叫做通,不能將道通達開展的,才是窮。現在,我懷著濟世度人的仁義之道,而遭逢亂世的禍患,怎麼算是窮困呢?所以,要時常內心反省,有無將道通達宏展之心,一個修行者,面臨危難困苦也不會喪失德行,就好比大寒冬天來臨,霜雪降落,很多植物、樹木、枯萎或凋零,這才明白,松柏為何依然長青茂盛之理,因此,這次陳蔡困隘,對於我們,不是很好的考驗嗎?
◎也因此讓我們知道,從古至今,一切得道之人,聖賢仙佛,無不是在逆境與患難之中,萃煉孕育而成。修道者受考不受劫,遭遇任何的環境,皆是考驗,外在雖窮困,但內心是快樂的!通達宏展了也歡喜自在,並沒有多添一絲的得意洋洋!而真正快樂的,並不是窮困或通達之環境,而是長抱仁義之心,宏揚一貫大道,只要是身處道德之中,那麼一切的窮困或通達,一切的順逆起伏,只好像寒暑風雨的循環變化罷了。
◎上天對於進德修業之人,考驗是無所不在的,當處順境得勢之時,宜趁勢造福更多濟世利人之事,切莫辜負了上天,賜予富貴福澤之美意;當處逆境失意之時,宜趁機保守己身,以頤養內德,切莫辜負了上天,賜予韜光養晦之美意。若如此,則一切得失進退,皆不離方寸矣!
來源:道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