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半嶺白龜
白龜甲石外層摸起來非常滑膩,顏色大都界於白色及乳黃色之間,紋路屬於細紋居多,要找到粗紋或陽紋的比較少見。
屏東的保力溪以及嘉義的半嶺我都去找過白龜甲,兩相比較之下,各有千秋,屏東保力溪的白龜甲紋路流竄比較明顯,不過缺點在於老人斑很多。半嶺的白龜甲紋路較細,不過造型變化大,也沒有惱人的斑點出現。
半嶺,乍看之下就覺得是一處屬於山地的地名。
第一次到半嶺找龜甲石,是由石友龍珠帶路,從中埔鄕進入山區後,過大埔鄕沿山路蜿蜒而上,如果駕駛技術不佳,有幾處呈90度轉彎處可能會拋錨。
半嶺的白龜甲是在一條落差很大但寬度略嫌狹窄的山區溪流,去過幾次都是在枯水期,潔白的龜甲石在淺淺的溪水中很醒目,有些則是埋在土堆中,如果不仔細找尋,很容易就從腳邊漏過。
記不得多久以前,阿賢有次到嘉義來約好一起到半嶺碰碰運氣,兩人都穿短褲,到達半嶺溪邊,雜草有一人高,幾乎找不到下溪地點,幾經折騰才在草叢中勉強下溪。
那次溪中還有流水,不久阿賢找到一顆像關公坐像的白龜,個頭不小,裝入背包後顯得有些沉重,我則找到一顆20幾公斤的乳黃色龜甲,雖然龜紋不明顯,不過水洗度很優,在阿賢幫忙下入袋扛上肩膀。
要上溪時與岸邊有點落差,只好先將背包接力放到岸邊,上岸時幾乎用爬的上來,兩個膝蓋都被茅草割傷,弄得一身泥巴,累得氣喘吁吁,真是兩個十足的石頭瘋子。
第一次跟龍珠到半嶺,在下游深潭邊的土石堆中,看到一角白色露頭,蹲下來用巴路慢慢挖掘,起出後是顆10幾公斤的山型白龜,幾條白色的紋路流竄其間,龍珠幫忙拿到深潭用棕刷刷洗,讚賞有加,首次出擊就有這個收穫,只能說是半嶺給我的禮遇。
在深潭下方落差更大的溪谷,有次跟趙包去試圖扛回一顆約莫百公斤重的龜甲,趙包一連去瞧三次,也商得龍珠跟他老爸答應拿工具去搬搬看,不過用人力根本無法從溪底扛上來,要想用絞盤的話,在過程中一定會破損,幾經考慮,還是留在溪中,只不知現在是否依舊?
來源:老夫的石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