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linuxman 於 2019-10-22 06:51 編輯
經之所崇向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故知宗者,為全經之綱領。綱舉目張,領提衣順,是故於辨體後,首應明宗。體是理,宗是行。體者,乃宗所依之體。
宗者,即是顯體之宗。二者互相表裡。宗是會體之要行,故應崇向。《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可知,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魏譯《無量壽經》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海東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
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師云:「唸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唸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一經所尊專在唸佛,故以唸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淨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蓋此二經僅有詳略之別。故蓮池《疏鈔》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良以二者實同一經也。《阿彌陀經》之宗趣,亦有多說。
茲擇其精要者,如《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綜上大小二本,中外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本。於是廣參諸家之說,據本經之文,標明本經宗趣曰: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